现代人有很多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当物质没有满足时一心想着发财,而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时精神又跟不上了不知道这日子怎么打发,他们只知道寻找刺激当刺激完了又回到心灵空虚的精神状态,对于教育下一代也只知道好好学习长大后就会有好工作,好生活。学生好好学习是他们应该的事,但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并非是在学校好好学习的事,他们还有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生理的成长与心理成长,如果在学校只学习社会科学知识,而生理知识心理知识跟不上,当他们成长到青春期时就会开始产生不想长大,只想过那种他们认为快乐依赖式的生活,对学习也会产生厌学等,而这时的年青人就很容易控制不了自己做出一些让老师家长都不能理解的事。如上网成瘾、有爆力倾向、早恋、不愿与父母交流而离家出走等等让老师和家长头痛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对孩子进行生理教育与心理调整,让他们自己了解他们的认知方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注:这里所说的求知并非是课堂里的文化学习,而是包含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包括行为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等),在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就会理解人的生理成长与心理需要是要达到统一才能够身心平衡,并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生活目标,而不至于造成生理年龄进入青春期,心理年龄却还停留在小学解段。
以上这一切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并做到认同孩子的某些行为与思想,如孩子喜欢的课外活动绘画、跳舞、唱歌、科技活动、体育运动,手工作业等等,不论你的孩子在那方面做的好,做家长的都要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建立良好自信心。当他们有个人见解时,可能与家长的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不符合,但是家长一定不能打击他们的错误,而是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孩子,并鼓励他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把我们的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和独立的人格,孩子并非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能把你的梦想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而要让我们的孩子有健康心灵和他们自己的梦想。很多父母把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挫折就是自己的挫折,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家长要知道孩子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并做到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注孩子的梦想。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在这种关注下长大,如果孩子的行为满足了父母的期待,父母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否则父母就收回他们的爱,甚至用错误的方式惩罚孩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人格健康,如果家长急于求成,就会拔苗助长,而造成孩子的内心脆弱,怕承担责任而拒绝长大不敢面对困难。
人类个体成长有利环境:
1. 温暖的家庭气氛给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2. 给予自由,能够拥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并表达出来;
3. 培养善良意志,在爱中、在摩擦中成长
我是个心理咨询师,我为高中学生进行过很多咨询,因为高中学生大多是17-18岁的青春期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都是父母听话的好孩子,怎么到了高中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了呢?有很多家长都想不通,就来找我问我为什么?开始我也认为是孩子长大了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了,但是接触多了这些孩子才知道,现在的下一代他们也许在学校学到了怎样应付考试的本事,但是他们没有学到怎样做人、怎样关心别人、怎样尊敬和理解其他人。他们只知道父母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父母爱他们满足他们都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父母不满足就是父母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了,而他们自己的事就是父母需要他们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一旦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不能获得到父母的认同、学校老师的认同,他们就会从另外的地方寻找认同,这时就会有上网成瘾的不良依赖,用爆力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泛交朋友来满足自己情感本能的需要等等。
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来说就是“本我”太强而“超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双没有建立好,所以不能达到圆满的“自我”。自己的青春期也过的痛苦,而家长们更不知所措。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怎样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和一个美好的心理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三方面1.家长、2.学校、3.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的孩子身心都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能关心别人、尊敬和理解其他人、有爱心、有责任心、能正确发挥自己能力特长服务于社会的现代人。天分需要开发,好奇需要培养,梦想需要助力,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约束、足够的信任与正向期待,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而非是寄生在“他我”意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