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转眼已进入坐四望五的年龄了,孩子都已成长,事业也稳定了,老婆也算是老夫老妻,没啥好谈的了。不怕你见笑,我十分渴望「再恋爱一次」,只要我守得住底线,不发生性关系,不始乱终弃,也就算对得起我太太了,为什么硬要把人的感情困锁在「一夫一妻」的窠臼中呢?
答:嗯,这问题棘手得很,却很有意思,它牵涉到人生许多层面,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切入,我看可以开辟论坛了。
你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夫妻关系忠诚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在男人当权的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因此夫妻忠诚的问题可说根本不存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是「买」来履行生养责任而已的。
如今「男女平等」的观念在西方社会比较流行,他们仍在努力将平等的观念落实于薪资、福利、责任与需求方面,夫妻双方负起同等养家育儿的责任,也同样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于是责任与自由之间便可能产生矛盾了。「忠诚」只能答复责任的问题,却无法答复人心渴望的爱与自由。
希望能「再恋爱一次」的渴望,绝不是你的专利,远可推溯到老酋长娶少妻的习俗,近则不妨回顾一下那劝人「头上勿忘插朵儿花」的嬉皮时代。他们把自由的理念充分发挥于性关系上,他们允许杂交、换偶,他们把「忠诚」界定为「互不隐瞒,彼此接纳」。奇怪的是,这个解放运动混不到几年,那群青年男女就纷纷回归主流社会了。
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曾做了一段回顾性的访谈,当时显赫一时的嬉皮领袖如今大部分都已成家立业了,当他们提起那段荒唐的日子,话中都少不了一个形容词"stupid"。他们绝大多数都对自己的儿女绝口不提这一段过去,当主持人问起,他们能否接受自己的儿女尝试这一类生活?大多数人都笑着摇头,有位甚至开玩笑说,「我会打断他的狗腿!」
为什么充满理想与浪漫的嬉皮时代冲不过那几年的光景?我常想,嬉皮时代若没有MI幻YAO的为虎作伥,大概连三年都持续不下去。为什么?他们挣脱形式与制度,追求爱情与性快感,这至今仍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然而,是什么因素替我们证明了那是行不通的?
自由、尊重、性快感似乎没有满足那些年轻人的需求,他们最后还是转向婚姻,那么,究竟婚姻关系提供给他们什么性解放所不能给的?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一谈《奇迹课程》所谓的特殊关系了。人活在世界上最普遍的感觉就是自己是孤单的,匮乏的,不够好的,不被人爱的,害怕被人抛弃的,所以才会卯尽全力在世间找出一个能够陪伴他、欣赏他、弥补他、爱他、对他绝对忠诚的人。婚姻关系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契约上的。
它给了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一种身分,它给了一个看不出自己生命价值的人某种重要性,它在芸芸众生中为这孤独的生命建立了一个密度极大的生活天地,在这小小天地里,他(她)是somebody,而非nobody!它如大海中的孤舟,在苍茫天地间,为漂泊无依的我们「定位」,为我们在复杂的社群中寻到一个稳定的角色,所以我们才甘心为这关系献出自己的一生。
然而,当王子与公主结婚以后,才慢慢醒悟自己所能给的永远填补不了彼此心灵的饥渴。现实逼着他们妥协,降低自己的期待:「不必终日思念我了,只要肯回家吃饭就不错了;不敢奢望他来欣赏我了,能不唠叨骂人就够好了;不敢期待他来弥补什么需求了,只要少让我烦心,就谢天谢地了;不必谈什么爱了,能定时拿钱回来养家就满足了。」在权贵豪门的妇女连基本的忠诚都不敢奢望,即使丈夫另筑香巢,只要别公开明讲,也就忍辱吞声了。
忍是忍下来了,却捺不下心头的怨。人心既是无限的,它的要求一定也是无限的:全部的爱,全部的信任与关注,全部的时间,全部的许诺。任何保留,在亲密关系中都是一种「背叛」,也是一种「侮辱」,因为不完整的爱无异于向对方说:「你不够完美,不值得我付出全部的心意,你若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随时都可以抛弃你。」还有什么能比这种表态更伤我们脆弱的自我形象?
也许,我们根本不用问:「婚姻忠诚的底线在哪里?」因为它根本没有底线,每一个人要的都是「绝对」与「全部」,那是一种完全的奉献,也是完全的吞并。我们该问的反倒是:我们是否可能对一个关系彻底忠诚?这种忠诚是否会窒息我们渴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心灵?
现实生活呆板的作息,吵不出新意的架,都会让我们开始渴望「再恋爱一次」,寻找另一对爱慕自己的眼神,为自己濒临枯竭的心湖激起些许涟漪,再度证明自己是值得追求,值得被爱的。
你可曾想过,不论是婚姻关系也好,或是婚外情也好,都是小我所追求的亲密关系,同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特殊关系」。如果一个不成功,再增加一个同样的东西,岂能提高它的成功率?在实验室里,一次实验不成功的案例,除非增加新的元素,否则再试一百次,也不会成功的,不是吗?
六十年代嬉皮们试着改写亲密关系的程序,把婚姻的束缚取消,结果证明了此路不通。君不见,情妇也好,小老婆也好,照吵不误。虽然她们会改以暧昧或间接的手法予取予求,她们真正要的其实仍是「全部的爱与忠诚的奉献」。
那么,我们岂非走入了死胡同?是的,人间的亲密关系确实是一个死胡同,然而,《奇迹课程》仍有办法让它起死回生,它教我们如何转化这个爱恨交织的亲密关系之程序,听起来好似违反了世间的常理,但只要亲身实验,便不难发现它确有起死回生之效:
唯有宽恕别人,你才可能体会到自己已被宽恕;
唯有给出爱,你才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唯有尊重别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尊严;
你若能不受对方的「恐惧—自卫」反应所蒙蔽,直接肯定他与生俱来的神圣美善,你才可能肯定自己内在的神圣美善。
你渴望的「再恋爱一次」,其实就是希望「再被爱一次」。然而,被爱的感受不可能来自他人,而是出自个人的内心,否则人间岂会有那么多「单相思」或「不来电」的爱情悲剧。
《奇迹课程》提醒我们,活在有限的身体与世界里的人,永远无法填满我们内心的空虚,唯有自己的「心」才有能力弥补自己的空虚。问题是,人类潜意识中埋藏了很深的「自我嫌恶」心理,让我们很难真正地爱自己或宽恕自己;而那个尚未宽恕的阴影必会投射到亲人身上。因此,亲密关系不必是弥补我们空虚的替代品,反而可以成为学习爱自己与宽恕自己的道场。
夫妻的爱不是为了忠诚,而是自己愿意学习去给的一种礼物,那种爱不是基于对方的表现,也不是他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而是一种白白的赐予。它会慢慢成为你的「自我表述」,成了你的生命特质,藉此挖掘出自己深埋已久的宝藏-爱,这与对方配不配得到全然无关。
这种爱必会带来奇迹的。它可能使你们更加亲密,也可能让你们看出这种婚姻关系对双方都不健康而甘心释放对方。
你的一个浪漫感觉,引出我这番感慨,也许我「言重」了。都已迈入中年的我们,确实该重新反省一下自己的婚姻,年轻时在贺尔蒙及家人的推动下,懵懵懂懂地掉进了婚姻与家庭,孩子离家后,只剩下二老终日相对,该清理一下这笔感情的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