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神经症治疗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二)

作者: 熊玲 时间:2008-07-26 浏览次数:5682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

(二) 



 

   (2)被自我的观念强迫

    强迫症患者是反感理性的理性主义者。反感理性是无意识的,它源于早期家庭的严厉与控制及应试教育环境下,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形成的敌视强权和敌视理性教育的压抑。压抑的结果,自己也变得高度理性。

    表面上他们很稳重,其内心有着驾驭自己和外界关系的失控感,为避免这种失控感的惶恐不安,他无意识地强迫自己“遵章守法”,一切谨小慎微,以保证内心的安全。从现象看,他们钻进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即陷入“我知道不该反复想乱七八糟的事,但是控制不住要想”“为什么我总是冒出怪念头”等强迫思维的痛苦,且整天跟这些想法作对,欲从思维里消除那些不好的观念。

    某男孩被他的强迫想象“魔鬼野兽××,必须杀死××”折磨了六年,也与这一想法斗争了六年,他说决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念头。(这就像拳王泰森所言:我必须与我内心的恶魔作殊死斗争。但泰森没有强迫思维的痛苦,也许他有超强的强迫性个性,这是他成为拳王的驱力,也是他内心受苦的魔力)。某女士反复被一个不该有的想法纠缠,即我与叔叔做爱。她说她千不该万不该有这样的念头,怎么能这样想!真恶心。为此她很讨厌自己,也想尽办法要消灭这一想法。

    从思维里消除某个观念,是一个实现不了的妄念。

但强迫症者不知他为何要坚持这样做。首先他对陷入强迫反强迫的怪圈没有意识到,只知到那些不该想的怪念,是应该坚决抵制和消除掉。无意就无心打破怪圈,这就难怪他们迟迟不能解放自己。从治疗角度,是要帮他们意识到,减轻受强迫重复之苦就须先撤销对强迫症状的反抗,以及改变“从思维里消除某想法”的观念。

    强迫症患者不仅是被强迫思维等症状,和必须去除这些症状的观念所强迫,还受他们内心深处某些情感及观念的强迫,只是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强迫症状只是一种结果,继发性在影响他的生活,而真正支配他行为的是潜意识动力。如有个小伙子,他老是把邻居“王阿姨”口误为“林大嫂”,王阿姨也挺谅解他“你这孩子,事多了忘性大”。归因忘性大是他叫错姓名的表因,而他口误的实质是,他内心深处对林大嫂的某种依恋感情,总是被像林大嫂身上某种特质的女性(王阿姨)所触动,才是他视王阿姨为林大嫂的动因。心中有谁眼里就有谁。

    又如某女士,她每天出门前要反复检查窗户、天然气关好没有,关门后要反复锁几遍。她明知不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了。她归因自己是从小胆子就小,做事太过认真的结果。没错,强迫症的人确实有过分认真的个性特点。但这些不足以说明她就需要强迫性关门窗。你从她早期背景和成长经历得知,她从小处在一个紧张恐怖的环境,父母不幸的婚姻,使她经常看到父亲施暴的凶样,也常见母亲歇斯底里的狂怒。她不断被父亲教训着:你不能贪玩,不能懒惰,必须认真读书,将来必须要有出息,千万别像你妈那样没有见识,脾气还古怪。她不断被母亲教育着:孩子,你必须听话,管好自己,不要轻信别人,不要跟别的孩子鬼混,将来找对象千万别找像你爸那样没修养的人。在学校和外人眼里,她的确是个听话懂规矩成绩好的孩子。

    可以看出,她是在严格控制下失控地(内心不安)成长着。在她幼小时的神经记忆库里,储存着满满的“只准”“不许”“必须”“应该”的谆谆教导,这些将是她做一个好人的行动指南;在她幼小时的情感记忆里,注入了满满的紧张、惊吓、怀疑、不确定、忧虑的情绪体验,这些是她内心没安全感的情感成分,是铸成她过分敏感、内省、胆怯等个性的因素,它们会聚积成一个恐惧或自卑的情结,无形而慢性地支配着一个人后来的行为举止,比如在她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会特别敏感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特别是有点攻击性的人)伤害到自己。强迫性关门窗的举动,形象说明了她内心有受威胁、怕侵犯的恐惧,无意识借助反复关门窗,表达着对安全感的渴望,同时也替代满足了安全稳定的需要。因此说,她内心深埋的忧虑、不确定感,以及做事必须要认真、必须要做好、不能失误等观念,才是强迫她反复关门反复检查的精神动力。

    再如前面提到的某男孩,他强迫思维“魔鬼野兽××,必须杀死×× ”,这个××是他决不可杀的长辈,但不管杀谁都要不得呀,所以对这一想法他必须要抵制。表层上是这一观念和反复想这一观念在折磨他,使他痛苦。他并不很清楚,是什么使他形成了这样的强迫怪念?任何顽固观念或习惯形成的背后,是有历史渊源的。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而患者之所以痛苦的深层次东西,往往就在他们的症状或梦里面。从男孩的症状看,那个他必须抵制的思维很直白说明几点:①他有仇人,这个仇家是他的重要关系人,并给他过某种伤害;②其伤害的程度较重,以致他产生有强烈的愤怒和野心勃勃的杀机;③他受某种力量的控制(多属于伦理道德),压抑了复仇或杀人冲动。一般说来,伤害或挫折并不必然是一种隐患或灾难,它是否会制造创伤性情结,取决于一个人的个性态度和应对能力。面对伤害于我的事件或人,如果能外向性表达自卫还击,或事后做一些补偿性工作(外向表达受伤害的感觉和不满)等,都是及时而合理处理了愤怒的做法。

    看得出,这个男孩自身也存在矛盾个性或矛盾需求,他既有泄恨的攻击需要,又有做善良人(伦理道德需要)或避免惩罚的需要。若要满足后者,他就必须压抑攻击需要。一般这样的人在面对伤害性事件时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做选择进退两难。而持续的冲突本身又是一种痛苦,为缓解痛苦,又只好采取压抑痛苦。所以男孩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多只能在心里刻骨仇恨他不满的人,在思想里千万遍咒骂那人是魔鬼是野兽,在脑海里不断幻想杀死了那人千万次。因此说,男孩的强迫思维症状,只是他长期压抑不相容欲望的结果,也即真正的病魔,是他内心深处不一致的观念和不能协调的愿望冲突在强迫他受苦。

    许多人的酗酒、网瘾、自闭症、抑郁症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活中那些老犯的口误或笔误,以及种种强迫重复的行为,其潜意识都有一种相悖的,但是强度超过了意识想说(做)的愿望及相关观念存在。包括那些收藏癖、洁癖、物质依赖的人,他们很想摆脱怪异行为却不能,表象看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制力,是被他们的“癖”所控制,而本质上是被他们内心所压抑的占有欲望、性欲望,被他们必须要保持干净整洁、贞洁纯洁的观念所牵制,所强迫。

    当一个人,被他自我内心潜藏的观念及欲望冲突所控制后,他似乎把整个自己都交给了他的异己——潜藏敌人。他的思维,他的情绪,他的感觉,甚至他的行动都受到异己分子的控制,“我”成为了自己异己的奴隶,不得自由。

    因此强迫症的人很苦很累,主要是脑累,头都想大了的累;主要是心苦,心被囚不自由的苦。解除强迫症的痛苦,首先要切断强迫反抗“强迫症状”的恶性循环。比如先降温反抗的强度,即反抗症状的态度不要那么强烈,这意味着允许症状存在,反正你强不过它,就让它存在,也许你不跟它斗,它反而也没劲没趣不跟你玩了。这一工作任务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并非易事。其次(其实是主要的)是了解和认识谁是你的异己,谁是真正强迫你痛苦的潜在敌人。将无意识症结意识化本身,是心灵自由的第一步,然后要为重修或重建个性做努力。(未完待续)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 玲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