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学漫谈之一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靳秋平
家长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社会角色,家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是自然界中神奇的生命现象中的生命传承关系在人类这种高级关系中的表现。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及社会文化给与了家长特定的文化传承的角色。在地球上,就有多姿多彩的各国各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在一定基础上决定着新生命的存活和成长形式。而家长就是这种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新生命存活手成长的环境。这就是生命关系。
同时,家长更是一种我们最常最通俗理解的社会角色,担承着为社会培养健康,道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新生力量。而我们看看现实中的家长的表现时,就发现家长朋友们困惑很多,不少家长十分劳累,教育孩子的效果却很难让他们满意。问题出在哪里?根据我们观察和思考,以及自己多年的心理辅导,咨询,教师教育的实践,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做家长的实践。我认为是因为更多的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更不能从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的角度来影响我们的孩子。而社会教育文化,在中国,特别是应试教育的现实更容易让我们家长迷失方向,做出的决定和行为方式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此,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让更多的朋友,特别是家长朋友明白心理学的原理,懂得从心灵成长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仅从孩子是不是听话,考试分数高不高,有没有谋生的技能,将来社会地位高不高,财富多不多,等这些外在方面因素去督导自己的孩子。
现在我们先破一下题:当今我们如何做家长的。这个“当今”并不是指我们现在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什么升学压力,什么就业压力,什么健康危机等等,外在的社会因素。我这里重点强调的当今是指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获得很多的成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方法的当今,而我们很多家长差并不知道,也不懂得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方法,大量在用不恰当,无效果,有的还是严重损害孩子心灵成长的方式在危害他们本身想爱,渴望能让更好成长的自己的孩子。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正说明了我们心理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宣传健康的心理学知识,更有效的帮助家长们走出误区,认识自己,理清真相,自我成长。家长自己成长了,孩子当然受益了。
而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我们看到的众多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本上限于从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需要出发,并不是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影响孩子。在教育中所涉及到心理学的问题也大多是如何为教育目标服务,为如何塑造接班人服务。而我们认为,生命是有其自己的目标的,每一个生命并不肩负着什么社会的责任,社会不应当对新生命做出规定,成为什么和不成为什么,生命只有一个目标和目的,就是成长自己。成为自己,是心灵成长的第一规律!
我们从大量的家庭咨询和教育实践得到这样一些现象
1、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的家庭关系模式。家长是这种有问题家庭关系的建立者和维护者。
2 、家长是问题关系改善的核心,想要孩子好成长,家长在家庭关系中起杠杆作用。
3 、越爱学习的家长困惑越多,为什么呢?学习了很多知识,听了不少专家的讲座,好像都有心得,可面对自己孩子成长中的具体问题,还是不知所措。
我们同时也从咨询实践中发现了希望,应当有一种好的理论和好的方法,理论清晰,实践方便,操作容易。为家大家长朋友提供简易的支持。
家长心理学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就是帮助那些愿意并正在努力着的广大家长朋友成长为自己孩子的心灵成长的导师。关于为什么家长要成为自己孩子的心灵成长导师我们后面的文章中在详谈。
那么家长心理学有什么特点呢?
1、家长心理学本身就是系统工程学,它是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系统思想是指导家长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2、家长心理学着力于问题解决,它研究和探索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家庭成员,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环境遭遇等各种状态下的,家庭成长模式的共性和个性的特色。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是家长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3、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发展,吸收一切心理学,教育学,现代科学,文化和艺术的成果后现代哲学思潮等为家长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成长发展的营养。
4、家长心理学是建立的生命哲学的理论基础或者说理论假说上的,关于生命哲学我们也另有专方详述。
现在我们就结合二个案例来谈谈为什么说“成长自己”是心灵成长的一个小学生跳楼自杀后给父母的遗书
小学生小刚(化名,下同)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爸爸妈妈常说,他们对他很失望,他不想让爸爸妈妈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了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我们可以看到,小刚很爱他的父母,他希望父母“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这其实是他自己最大的向往。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自己实现不了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
我们也可以看出。孩子多想努力学习,让父母高兴满意,家长过份的要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近乎疯狂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孩子不正确的归因,总是指导向自己,认为父母总是对的,又那么爱我,那么辛苦都是为了我,我要是死了,他们就不会那么辛苦,我也解脱了。这就是孩子心理的内在逻辑。他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多想玩啊,也希望父母能开心的玩,不要那么辛苦的管教他。
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最希望做一件事情,但自己得不到,就希望最爱的父母得到。他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父母的身上。而小刚的父母近乎疯狂的教育方式也是源自于投射这种心理机制。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的实现。
这是一个早期就明显失败的家教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很“成功”的家教例子吧。乖乖女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不自信?为什么要看心理医生?
25岁的女白领文文的故事。
她在一家外企工作,工作成绩出色,领导赏识她,公司企业文化也很宽松,但她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常常焦虑不安,并因此来看心理医生。
文文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所有要求只要一提出来,会立即得到父母的满足。不仅如此,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为她安排了从幼儿园到找工作的所有人生历程,对她只有一个要求:学习要拔尖。
文文很争气,从最好的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到名牌大学的最吃香的金融专业,她一直是成绩最优秀的乖学生。她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要求下,她又回到广州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她的工作也很出色,3年里已多次被提拔。
她这样的成长经历是不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并在努力实践着的呢?
在前几次的咨询中,她说,她的唯一问题就是紧张,至于父母,“我没有一点怨言,他们可是完美的父母”。
只有在谈到恋爱时,她才开始对妈妈出现了一丝埋怨。因为毕业后的3年来,妈妈一直在张罗她的婚姻大事,给她介绍了不少男朋友,“他们条件都很好,但我一个都不喜欢……我知道,他们都挺棒的,但我就是讨厌他们,或许是我讨厌父母的安排吧。”妈妈怎么劝文文都没用,现在一说起文文的婚姻大事来就唉声叹气,甚至几次当着亲戚的面哭了起来。
文文说,妈妈第一次哭的时候,她有点恼火,但立即想到,“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
“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这是一种自动思维,它会扭曲一个人的真实体验。于是,咨询师试着让文文学习放下这种自动思维,重新体验一下她的真实感受。妈妈第一次哭的时候比较久远了,就重新在咨询室里重演一下妈妈最近一次哭的情境吧!
当咨询师在咨询室中摆了两张椅子,椅子A代表妈妈,椅子B代表她自己。文文先坐在椅子A上,想象自己是妈妈,对着椅子B哭诉,说她是多么担心女儿嫁不出去。然后,文文坐在椅子B上,以自己真实的角色,对着椅子A说话。并且,要去掉脑子里那句自动思维“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
结果,文文对妈妈的愤怒情绪爆发了。她大声哭喊着对“妈妈”说:“我讨厌你和爸爸的安排!我要自己做主,我就是要自己做主!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乎我的感受,你们让我窒息!你让我窒息!”
这次情绪爆发让文文久久不能平静,她哭了好久,最后说:“父母过度的爱,是窒息的感觉。我现在才明白,我一直是为父母而活着,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文文的父母为女儿“完美”地安排好了一切,但这不是文文自己想要的,所以是僵化的。其实,文文内心深处一开始就不喜欢为父母而活,她无数次产生过叛逆的冲动。但是,既然父母那么爱她,他们那么富有牺牲精神,她怎么能够反抗呢?
所以,她只好把这种自主的冲动压抑下去了。但是,这种冲动不可能永远被压抑。她在工作中紧张,其实是因为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唤起了她内心深处的“为自己做主”的冲动,但她发展出的种种不良自动思维,如“怎么能生妈妈的气”“怎么能不听父母的话”等等,令她无法接受这种冲动。
咨询到最后,文文明白,她现在要做的,就是释放自己的自主冲动,从现在起为自己而活。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贡献的心灵成长定律:成为自己!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心灵成长的那个“道”。家长的一切努力都要紧紧的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展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成为自己,成为支持自己孩子成为“他自己!”如果小强的父母明白这点,不把自己过份的希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小刚会天真的为他们去解脱吗?小刚会把钱留给父母希望他们坐坐火车,去玩玩吗?如果文文的父母知道她们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包办式溺爱,把孩子当成自己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文文还会紧张,焦虑吗?小刚和他的父母是不幸的,而文文和她的父母幸运的。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都幸运起来。这就是“家长心理学”想要达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