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里谈到了“凡具有魔力的东西是具有诱惑的”,所以,接纳情结所具的魔力可使人认同障碍。在障碍的各种防御性认同形式里,人无法认识自己。
按我们平常观点看,权威人物喜欢(认同)的人才会被接纳,但我们更清楚,权威人最喜欢(认同)的是绝对服从、绝对崇拜他的人。那么,什么导致被拒绝、被抛弃的厄运也就清楚了。
人的原始焦虑来于分离,人后天的大多数痛苦的背后,也无不跟分离与丧失有关。而被拒绝就是一种典型的分离(或丧失)感。一个人受到他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拒绝,犹如他重要情感关系的分裂,会陷入难以忍受的孤独。该隐的痛苦,就是被拒和丧失关系的象征。
现实里,我们随处可观察到人对被接纳的渴望,和遭遇接纳受挫的窘境。举例,昨天我跟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吃饭,一个亲戚的儿子(2岁半)像个人来疯,频繁地参与我们举杯活动,他那稚嫩的声音含糊不清地重复一套祝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每次说完,便开心去玩短暂一会儿。又一次举杯时,小家伙凑上来,短短的手高高地举起他的小杯子,哇哇哇叫个不停,可我们几个大人举杯祝词正在火上,哪顾得上他!小家伙坚持举着杯,声嘶力竭地叫着、叫着…终于他争取被接受的极限坍塌,愤怒地将杯子摔向桌子,迅速滚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他妈妈哄了他老半天才平复下来。过后,我们继续吃饭,小家伙终止了举杯活动。
这如一幕“该隐情结”的经典演绎。小家伙之现象,活脱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认同需要与否认之痛,什么是接纳渴求与接纳挫败。借小家伙举杯现象来解读认同和接纳情结,可以是这样:
认同与接纳的共性条件。作为感情动物的人,是在情绪联系中(长大)感觉自己和认识自己。而认同作用是对他人情绪联系的一种原始表现。2岁半的男孩,能频繁而熟练参与成人仪式——举杯、说祝酒词,这是他对成人行为(仿效)内摄性认同的结局。这个结局里,有父母对孩子“你要成为我(或成为成人)这样的父母”的共生性认同。
设想,每个孩子都会这样吗?好像我们会同意这样看,有些孩子若在相同的环境,他可能会自己玩或玩自己的,对你大人的举杯、祝酒词毫无兴致!专业说法:他不一定认同或接纳成人的举杯、祝酒词。这说明什么呢?或许会说明很多。这里我很想说明一点:作为欲影响他者的成人,你的认同与接纳是否成功,取决于对象是否接受你的认同与接纳。比如,一个善良的中学老师,他肯定是认同和接纳他的每个学生,但并非是每个学生都认同和接纳他这个人,包括他散发出的接纳别人的姿态。同理,一个思想者的思想是否影响到别人,不仅取决于思想本身的意义,还取决于接纳思想的客体,是否具有思想者的某些共性的思想基因。就像某种传染病,虽然它始于病源基地,但人是否被传染,还在于个体是否有相关抗原及他抵抗力的大小。
事实上,人世间无论是生理“病毒原”还是精神“病毒原”,也无论它们是良性还是恶性病毒,若能成功感染(移情)到个体,还需要个体有接纳相关“病毒”的易感性的配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人啊天生就有应对外界不同事物的易感性,因为这个易感性,才有了那么多的“投射-认同”在人际间辗转流动。
当然,在发育性认同阶段,孩子的一切认同对象及认同行为都是被动的,有什么样的父母意识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是所谓孩子将父母意象——内摄认同的结果。不过,人在青春期以前,认同与接纳的共性环境条件,是比较利于孩子发展自我同一性(有稳定的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客观态),这个同一性应包括成熟的自我概念:即有对他人的认同与接纳,也有否认与拒绝他人的能力;有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也有否认自我的反思能力。
认同幻象。感受酒文化,我们体会到举杯与祝酒辞是浓缩人类文化需要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是典型的理想认同,它象征了我们对认同幻想的依赖。每个国家为何都有固着的传统节日?人们又为何那么固恋节日和聚餐?用荣格理论解释比较充分,因我们有分离焦虑和情感依恋的集体无意识情结。你看,我们明知举杯说“万事如意”“天天快乐”“财源滚滚”“寿比南山”之类都是虚幻(虚假的),但我们从不置疑它而会振振有词地道来,我们宁肯相信它很真实,才那么义无反顾地真真实实表达着虚幻。从这个现象看出,人类需要幻象和幻想,却不知为什么需要。
人真是虚假得单纯,又圆满得残缺。否则,我们为何总是念叨“事事顺心、没病没痛、永远年轻”?为何总喜欢光顾寺院烧香拜佛?
人只能在幻象里补足现实的残缺,也只有在幻想里圆不死的梦。
透过酒文化,我们看到了人是钟情白日梦的动物。由于世俗百态,人学会了在幻象里认同纯真,认同完美。由于社会的繁芜多变,人懂得了不可以时时有聚会、聚餐、祝酒词,那样如同活在“假性认同”的囚笼里。也由于人性的复杂,人才不得不练就了美化自我的幻想,甚至陷入自恋性幻想。借着举杯祝词,人们尽可能表达酝酿已久的美好愿望(就像人的梦,它可以潜意识实现你压抑的愿望),借酒精壮胆,还可尽情宣泄压抑已久的最本质最狂妄的理想认同,如:我狂恋奥巴拿,我若不错失机会早就是李嘉诚那样的人了…之类的认同幻像。
透过酒文化,我们能感受到接纳情结的魔力所在。酒文化对解愁和提兴的快速性,已渗透人心!人们离不开它,甚至沉迷它。这不仅因为酒精对神经刺激产生的物理快感,还有人借酒精输入的勇气,可以呈现防御背后的实像,让我们容易看到人脱下面具后的本真。如果问“我是谁”,怎么认识“我-你”,捷径之一是:喝酒醉酒。
酒文化的另一魅力是感性陶醉。在酒文化的氛围里,我们最容易听到感人的赞美(哪怕是谎言),那其实是欣赏与被欣赏、认同与被认同需要的表达(又哪怕是虚假认同),在那种情势下,人最能感觉有一种被深深被接纳的满足。
“举杯祝词”象征着情感联结。而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意味正是“不言在酒中”、“一切都在酒里”。如果说小男孩在玩成人社交游戏中快乐无比,不如说男孩在接纳和认同成人的社交中,享受着被大人接纳的重要感和愉悦感,所以他才那么乐此不疲地成为了“大人”。
因此我认为,人最早获得的文化熏陶应该是认同与被认同、接纳与被接纳。
认同艰辛,以及认同背后的接纳情结。从认同幻象的需要看出,接纳情结是我们天生的。再借小家伙“举杯”现象作扩展性解读:
·小家伙艰辛地举杯说祝酒词,那正是高度认同成人仪式的努力 ——这犹如现实里,人能忍受做某事的艰辛与努力,那一定是高度认同某事物的意义,比如一个地质学家,之所以能忍常人不能忍的寂寞与艰苦,是因他对地球有浓厚兴趣,以及他对地质学意义的高度认同。任何事物的意义,才是激发人生活勇气与耐性的动力。
生活中,人的诸如厌学、工作无兴趣、散漫、倦怠、抑郁、自闭等现象,就是一种对事物的否定或拒绝,是一种对生活的无赖或抵抗的表达。为什么要拒绝和否定,又为什么有无赖和抵抗?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兴趣,从而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原本,许多人对事物对生活是抱有兴趣的,后来因各种“厄运”袭击,才导致与现实疏离,不再那么激情生活了。
人与他者(或事物)情绪联系的机制是认同,如果认同障碍,联系则不成。所以我们许多父母,如果不让孩子厌学,你需要激发他产生学习的兴趣,他才能与学习保持一种接纳的关系。我们须觉醒,孩子最早对学习本来有兴趣,是我们做大人的,不接纳孩子的“贪玩”,不善于陪孩子在玩中感觉学的乐趣,却舍得代价填鸭式地给孩子学习食粮,才“撑死”了孩子对学习的胃口。孩子抗拒学习,意味着孩子与学习的关系断裂,如果说是孩子认同学习障碍,还不如说是孩子对大人“太关心学习”的报复。只不过,这种报复的代价是亲子关系——认同与接纳的分裂。
其实,任何关系的成功连结,其粘连的要素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兴趣,兴趣是认同的条件,也是接纳的动力。
·小家伙声嘶力竭不停地吼叫,那是在拼命争取大人对他的行为继续认同和接纳——这犹如现实里,有些人为何那么激进奋斗,那么疯狂学习,拼命工作?为何有些人总喜欢出头露面,表现自己?为何有些人在人前总是那么瓜甜嘴密,卑躬殷勤?这些都分明透出,人啊太需要被认同和接纳!
可是,我们在向谁认同,又在寻找谁的接纳呢?
大凡激进者,或许在向社会认同,或是向自我理想认同。他们在与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同中,和谐而快乐地接纳着他者和自己,实现着自己。
而激进得有点强迫或疯狂(如购物狂、工作狂、游戏狂)者,是绝不服输自己有落后,却绝对是要社会和别人认同的人。他们与正常激进的区别在,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比如有些人早已是亿万财富,可他停不下地拼命赚钱(甚至落下了身体疾病),那肯定不是钱不够花,而是他心底那个“不成强者誓不为人”的理想自我,驱使他一切向强者(第一)认同,而越多的钱,或在某领域有越多的第一,才越能显示人有多么的强。反过来,你越强,越能够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所以,别以为太有钱的人是钻进钱洞里的守财奴,他们并不希罕钱,而希罕名誉。只有无限的钱,才能证明他是应该被人无限认同和接纳的强者,只有被高度认同,方能满足他的荣誉感。
再比如,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为何总是那么谦和得做作,赞同别人得肉麻,顺从得令人冒火?是他真心喜欢别人,还是认同或崇拜别人,还是别人真有崇高的东西吸引他?你可以说他是缺乏自主个性,或是懦弱自卑的表现,但形式上那是绝顶的权威认同。被认同的对象是不是权威不重要,对象有没有崇高素质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他必须认同对象。那么,他为啥必须要认同别人呢,而且要那么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或许,他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是在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别人,但他一定或多或少知道自己,是太渴望别人对他的接纳,生害怕别人不喜欢他、拒绝他。
那些防御性认同的背后,无不是在保护和满足人的被接纳需要。
·当小家伙争取大人接纳自己的努力告吹,便激怒了他的攻击性,并导致了耍赖及后来离开“大人团体”的行为——这如同现实里,许多儿童的拖沓、任性行为,其实是寻求父母认同自己偶尔不乖总遭失败的结果;一些中学生的游戏成瘾、离家出走,其实是渴望父母接纳整个的我(好与不好)不成,才选择了拒绝父母而亲密游戏;生活中太多冲突的婚姻,正是因双方坚持要改变对方的认同,双方执著要对方接纳自己的结局;有些夫妻能够长期忍受痛苦的婚姻,其动力是分离恐惧。再糟糕的婚姻,它毕竟是一种关系存在,有一种人是必须借助关系而感觉自己的存在,有关系意味着自己被接纳着。
又提到圣经中的该隐,那个“人啊天生就有接纳情结”的原型,他的寓意似乎告诉我们,人为了赢得上帝(权威或重要人物)的接纳,可以赴汤蹈火,也可以拒绝所有。
神因人的供奉而存在,人却为了神的接纳而奉献。难怪有那么多人,那么害怕说不,那么喜欢奉承。人为了免遭拒绝而不得不讨好他人,不得不隐藏对人的不满;人为了不被他人抛弃,不得不接纳别人的种种(要求),唯独不接纳自己的需要……
若问被接纳的意义何在?我想,应该是被(上帝或自己)承认成为了人。
但不知成为的是重要之人,还是自由之人。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玲 200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