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心理与疾病

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作者:熊玲 时间:2010-04-08 浏览次数:1320

      M是一个很追求个性自由的自由职业人,可目前在他兴致勃勃发展新项目的过程中,又那么扫兴地不安。引用他的原话方能呈现他真实的心境,他几次说到:“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非常忙碌地做事,感觉也非常充实。可我有个很大的顾虑,很不情愿原来那帮同事和老朋友知道,我现在还在做事。他们若知道,不是指责你不合众,就是规劝你该享福了,不是讽刺你都老了还奋斗,就是同情你活得好累好辛苦。哎,跟他们一起我真觉得难堪。”我说:“你不想他们知道,不告诉他们就得了,或不跟他们一起玩就是啦。顾虑的是什么呢?”他一脸无奈:“哎,人情关系啊,不来往不行,来往也不是。哎,不知为啥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我实在讨厌他们说‘你又不缺钱,赚那么多钱干嘛?都60岁的人啦还折腾啥’之类,想起那些话我既难受又压抑。所以干脆瞒着他们还好些……”“在朋友面前,暴露你做事业好像是不光彩的秘密?怎么理解呢?”“我不知到,只感到很无奈。”

      对他的无奈感,我生出了一种无奈的悲凉。

      M的表达,实在让人觉得他并非真正的“非常忙碌地做事,感觉也非常充实”。在此,我对他的伪充实心理并不好奇(因他曾是一个强迫症患者),而悲叹他这种“为什么人不能自由地做自己”所折射出的社会病态特征。从M的惧怕表达和展示自己,折射出了许多人平庸的价值观和从众心理,从M的高掩饰心理,折射出了社会的文化禁忌对人心人性的压抑,以及人们不能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被控感。由此想到,人压抑的个性是与社会病态土壤相关。

      人的许多荒诞心理怪异行为,从心理学解读,很容易追根溯源到人的童年经历,以及与童年心理相关的早期客体关系环境,精神分析的“童年决定论”,意在人的心理疾患其病根在早年时就埋下了。

      如果说,人不能选择的有出生与早期环境,那么“童年决定论”的决定因素就不在童年这个小人,而在童年小人的那个环境。简单说,一个人的童年环境,若充满了情感安全(无条件的爱,和即便经历风险,但有抚养人的及时有效的支持)、信任(即便有退缩,但有抚养人的理解与鼓励)、责任(培养了孩子的责任能力)的环境,那他今后就是一个自信自足的人。

      本来,一个人的童年环境也就是一个(家庭)社会环境的缩影。

      如果一个(家庭)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专制专横、虚假功利,缺乏人性尊重、缺乏公平与诚信、缺乏多元价值取向与信仰,那么在这个社会或家庭的孩子,就具备了病理性的早期环境,这样的早期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其个性心理必然侵润病理性的特质。

      从许多调查(如中小学生的夏令营活动)发现,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在几个主要特质上迥异:激情、耐力、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的分值,西方学生明显高于中国学生,而依赖性、嫉妒心、自我中心、抗挫力的分值,是中国学生明显高于西方学生。这样的反差,本身说明是两种社会文化(土壤)的结果。什么样的土质培育什么样的生命。

      从实际生活中,谁又能否认:行不通的素质教育和摧不毁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心身压抑。观教师、家长、各阶层人对校内填鸭式的教学、校外狂轰滥炸的补习班的态度,我们听见最多的是声声叹息:哎,没办法,社会就这样!

      素质教育,准确说是天赋教育。天赋教育不是用一大堆书本把孩子压趴下,而是给孩子一个适当的、优越的教育条件,以培养孩子——有效思维、创新、会玩、独立解决问题、勇于自我展示与承担责任等能力为核心。应试教育与此相反。  

      天赋教育的匮乏,带来的只有一个后果:孩子的创造性、独特性匮乏。那些原有厌恶读书、强迫性读书等情绪心理,后来患上抑郁症、强迫症、物质依赖的年轻人,不能不说是天赋教育匮乏下的“病秧”。

      那么,我们探寻问题少年或是有心理疾患的青年,究竟是该挖掘个人早期的心理根源,还是该追究他们早期的亲子关系有障碍,还是该正视他们童年那个育人的社会土壤的匮乏性?又为什么孩子早期所需的天赋教育会匮乏?

      zhhwang的博文《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用许多现实例子论证了,我们之所以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是与中国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异化有关。他就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分析得很深刻。在此,引用其中一小段(以说明我们面对一种“控制与约束”的文化,所能有的无奈和感叹):

     “…中国的儒家主要的历史趋势不是走向发舒,而是走向“律则化”。这种由于政治化而异化的最典型例子是东汉时期的“二十四孝”,一个为了使双亲有饭吃而把儿子活埋的孝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范与英雄,这无疑是一种为了某种被阉割了的“道”而牺牲人性的文化,这是一种失去了人性与道之间的和谐平衡的文化,这种“道”又如何对子孙后代具有吸引力呢?人们又如何会在对这种意识形态化的“道”的精神向往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呢?一旦这种“道”对人们的强制与约束力瓦解了,失去精神追求的人们又怎么可能不走向极端世俗化呢?
      这种禁欲主义并不是为了实现超功利的审美追求,而是要实现一种现世政治目标,即实现统治秩序的机械般的稳定。这种禁欲甚至还及不上西方禁欲主义宗教中的“彼岸世界”对人性的吸引力。很难想象这种官学化的儒家,怎么能使人们获得一种发舒的自由的生活。
禁欲式的“律则化”对人性的压抑,形成机械式的人格特质。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我们应该感谢西方文明在这些超功利的价值方面给予我们的激刺与启迪。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许多这样的剖析社会文化的论文,都阐明了一个东西,人性格的劣性乃因社会土壤之劣根性。

      从近播的电视《蜗居》,它鲜活地揭示了这个社会土壤的病理味。海萍、苏淳,一对现代版的穷秀才,他们的身上凝集了中国文化下的种种无奈:知识在贫穷面前的苍白;面子在攀比下的尴尬;道德在物欲面前的让位;理想自我在现实面前的弱小。宋思明,一个透视着中国官宦腐败的原型,表达了众多人追逐的成功标准:有权,有钱,有二奶。海藻,一个颠覆了“出污泥而不染”之幻象的女孩,隐喻了一种令人悲凉的可能:纯美会堕落于精神匮乏而污泥的环境。《蜗居》虽也展示了一些人间的美好,可那些美好给人的感觉都很牵强和虚幻。不过,《蜗居》就是现实生活的复制。

      如果问,为什么海藻的纯美被颠覆?宋思明一个小官员何以能如此大权大富?有才有能的海萍和苏淳何以为“蜗居”弯腰? 我们是论他们童年期的心理有障碍?还是他们早年的客体关系有缺陷,是论早期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无方?还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土壤有问题更能说明问题呢?

      或许,我们追寻哪个领域的根源都能解释现在的病象;或许,我们都明白,现代人“哎,没办法”的哀叹,它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是妥协、回避、被动服从,和人际中人们难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难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需要。这样的行为模式,跟古往中国人的个性特点只是表象有异,本质是一样。而解读为何有这样的行为模式,跟解读“我们为什么缺乏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实际也是同一个话题。又或许,我们多数人会认同这样的原由:我们是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礼教的民族,这些封建礼教强有力的功能是“存天理,灭人欲”,活生生灭掉了人的许多创造性和自主性。可是,我们很难解读,封建礼教的非人性的残留何来的生命力?又何以能残延不绝?至少我这个不懂而又畏惧政治的人,是理解不了的。所以,我也会悲叹“哎,社会就这样,没办法!”

      正视社会现象,谁不悲叹:为何有高度的物欲横流,恣意的假冒伪劣行为,罕见的官商一体、贫富悬殊,荒诞的文化禁忌(如,网络屏蔽敏感词语或敏感文章),绝对的媒体同一声音,众人围观施暴与受辱的冷漠与麻木…… 面对那些被迫而成为破坏性的人,面对不得不带上面具生活的神经症人,面对因逃避控制性教育而沉溺网吧的学生,我们是遗恨他童年时的心理劣迹?还是埋怨他早期的客体关系不好,是责备他的父母有人格缺陷?还是探寻他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劣性?若回答,说得无懈可击则是:人心理病的形成是跟社会、家庭、个人的病理因素都有关。说得偏激一点:人的病根在病理性的社会土壤。

      如今高发的自杀人群、抑郁症、强迫症、人际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如果说是他们本身个性心理脆弱,而究其根源又是他们童年环境障碍,或早期的客体关系有缺陷,那么,这个有“缺陷的童年关系环境”又从何而生起呢?如果说每条生命都有他的母亲的母亲,每个已成的“早期关系环境”都有它的母体,那么,病人有“缺陷的童年环境”的温床就是优质社会土壤的匮乏性。推论下,只要有着这样的社会土壤,我们每代人中的每个人就必然有个同一母体的翻版,或说每代人势必轮回在“同一的童年环境”。

      假如,能给予人民一个美丽的环境,必改造社会土壤是有些天真和妄想,那我们嗅着土壤的劣味,除了悲叹和无奈,还有什么还能怎么呢?

      回到流行的口头禅:“哎,没办法!”

      劣味的土壤下,人们的呼吸不流畅、饮食不环保、言说受禁忌、择业不自由……其实有好多不自由,就有好多被控制感。

      只要细心体会,会感觉“哎”——呼出了压抑的郁、懊、憾之情绪,“没办法”——道出了你再能干也无力可施的哀叹。口头禅的共同心理,表达了人们在社会环境(大土壤)下无奈的选择:做你不想做的。无奈下,你不得不成为他人或社会要你成为的人。

      因此说,“哎,没办法”隐含着人性自由的剥夺,其背后劣根性土壤所透出的寒气,无疑是一种令人无奈的悲凉。

      也因此,我们对那些抨击社会文化糟粕、为社会体制走向真正民主而正义呐喊的人士,应该报以欣赏和敬仰;对那些所谓个性外圆内方的人报以理解(中国文化下,外圆内方被视为优质个性。可这,又怎不是个性的内外不一?为什么我们的外在反应不能是内在的样子?);对那些不能自由做自己的人,或谨小慎微或死要面子或显得没个性的人,应该报持宽容与接纳;对那些因不能自由地做自己而患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应该给予高度的同情与关爱。

      哎,面对现实吧!就社会优质土壤的匮乏性,我们需要学习承受一种无奈下的悲凉感,就个人的心理匮乏,我们需要学习承受自己的局限、学习承担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生活责任。不然,你在被控的文化下除了无奈,还有无味。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   熊 玲   2010.1.6.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