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美文欣赏

快乐的方法

作者:admin 时间:2010-04-12 浏览次数:4683

    

      也许,快乐对人类真的太重要了,所以有许多热心人在帮助我们得到快乐。澳大利亚的Edeiman博士就是这样一个热心人,她专门写了本名为《思维改变生活》的书,为我们推荐了一种快乐的方法。
  这种方法叫做CBT——认知行为疗法。所谓疗法其实是一种保健类的魔法,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即使我们不是忧郁症患者,只要你渴望快乐,都可以试一试。
  据ED博士介绍,CBT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不快乐,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思维上——就像哈姆雷特说的那样“世事并无好坏,全看我们怎么想”。你为什么被误解要愤怒?为什么做错事要内疚?为什么没有加薪要沮丧?为什么要焦虑?为什么要恐惧?……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么可怕,而是因为你想错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想错呢?心理学家说了,不是某一个人会想错,只要是人类都会想错。因为,人类的大脑不是一个完美的东西,我们的思维有先天的缺陷。要说这些缺陷可真不少:非黑即白(他不喜欢我一定就是恨我),以偏概全(她从来都没有对我温柔过),贴标签(那家伙一定是一个弱智),还有自找罪受,自怨自艾,自我挫败……这些缺陷,有些我们知道,有些我们不知道。
  所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信条,是不快乐的罪魁祸首。这里面最可恶的就是“应该情结”。朋友应该对我好!儿子应该考上大学!老板应该公平!火车应该准时!我应该每次都做正确的事!我的生活应该无忧无虑!
  但事实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应该不应该。老子很早就提醒过我们: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一点不错,世界不是无情,它是冷漠,它根本不在乎你怎么想。但我们总是一相情愿地以为,有些事应该发生,有些事不应该发生。凭什么他聪明我愚蠢?凭什么他富有我贫穷?凭什么他升官我失业?凭什么他撞大运我撞汽车?——不凭什么!确实,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很不应该,但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应该情结”还有一个可恶的帮凶是“恐惧定式”。我们喜欢夸大事情的消极后果,自己吓唬自己。如果我们觉得“应该”的事没有如愿发生,我们就会觉得很恐怖。我应该把事情干得完美无缺——出错真是太可怕了!我必须保持苗条——肥胖简直太恐怖了!我应该考上名牌大学——落榜那就不堪设想了!

  其实不太聪明,有点肥胖,偶尔出错,没有考上大学,甚至遭遇车祸,被心爱的人抛弃……这些事每天都在发生,都不是世界末日。EB博士在书中对此提出了两条规则,我们真的应该(哈,我也有“应该情结”)记住:1,我们担心的事情90%最终都没有发生。不信你可以自己做个统计。2,即使发生了,后果也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严重。我曾经以为如果十年之内还不能搞个一把手干干,我就活不下去了!其实呢?二十年都过去了,我不是活得还挺滋润的吗?坏事很可怕,但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何况有时候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样的意外惊喜呢!

  除了“应该”“恐惧”这两个雌雄大盗,我还要加上一个书上没有提到的恶棍:“比较心态”。我们最喜欢比较。不管我们已经多么好,只要看到有人比我们好,我们就受不了!不仅喜欢比,而且还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我们总是和阔佬比钱财,和美女比容貌,和天才比智慧,和权贵比运气,和寿星比谁活得长……听上去,这很可笑,但我们就是这么干的!你敢赌咒你不是?

  为什么我们会干这样的蠢事?因为我们不喜欢自己。表面上,我们自尊自爱又自强,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真喜欢自己,那就不会那么讨厌自己那条短短的腿,那么肥肥的腰身。我们忘记了,再短的腿也比别人的长腿好,再肥的腰身也比别人的纤腰好。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空袋子,如果没有证书,没有职务,没有存折,没有金卡……没有这些身外之物把袋子撑的鼓鼓的,我们就什么都不是。我们已经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是狗屎,只有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才价值连城。

  停一停,请务必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也曾这么想过?如果你也曾如此,那么你应该相信,确实是不合理的想法导致了你的不快乐!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上述这三种错误思维造成了80%以上的不快乐。剩下的20%要怪只好怪老天爷没眼。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得绝症的人强作欢颜啊。

  病症查出来了,药方是什么?CBT认为,既然是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快乐的第一步就是要端正想法。这本书英文原名就叫做《Change Your Thinking》——改变你的思维。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也不能改变境遇,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这种药方,乍听上去让人觉得可疑,似乎有点江湖郎中的味道,这也太唯心了吧?

  且慢下结论,让我们看看CBT开出的是什么灵丹妙药?药有两味,一味叫做“认知”——质疑那些不合理的认知;一味叫做“行为”——改变那些不适当的行为。据我判断,这两味药和那些励志宝典兜售的“我能,我最棒”之类十全大补丸还是有些区别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CBT并不声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它提倡的是这样一种策略:如果有办法,就采取行为把问题解决掉;如果没有办法,就依靠认知想开点。

  如果要想开一点,自欺欺人肯定不是好办法,闭着眼睛说我不在乎没有用。心理学家说,错误的思维往往是无意识的假定。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我们自然而然就那么想,很少进行审查。只要略加怀疑,就会发现这些假定漏洞百出,但我们一般都不去怀疑。因此,第一步就是要辩驳,重新审查那些貌似正确的假定,找出其中的错误。其中一种辩驳的方式就是假装自己是苏格拉底,不断拷问自己。当你为别人不喜欢你而愤愤不平的时候,你要这样反问自己:哪里有明文规定别人一定要喜欢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必须讨人喜欢?别人不喜欢你真的这么重要吗?

  当然,想开点不是要你做圣人,不是要四大皆空,无嗔无喜,而是要把情绪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如果有人当众诋毁你,你当然应该愤怒;但不要保持愤怒——我们愤怒的时候往往本能地喜欢保持愤怒,不愿善罢甘休。CTB的忠告是:情绪适度。自尊并没有错,当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就错了;完美也没有错,当我们认为每件事都必须做对的时候,就错了。快乐更没有错,当我们认为世界上不能有任何不幸,就错了。

  不管我们怎么想,我们总有想不开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还需要按时吞下第二付药:行为。之所以叫做“认知行为疗法”,它不仅仅光要你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倡修正自己的行为来获得快乐。有的错误思维我们确实不知道,但我们也知道很多,麻烦在于,我们知道做不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我知道健康最重要,可我宁愿抽烟。我写这篇东西至少抽了一包烟。在这本厚厚的书中,作者热心推荐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冥想一分钟,在愤怒的时候从一数到十……都是好办法,有兴趣的人可以买一本书,慢慢研习。

  但我觉得,如果你还不是忧郁症患者,不需要那么麻烦,记住这一点就够了:我们不快乐,确实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错了。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忠告。我以自己为例:以前我总是这么想,当我发财的时候,我一定开心一些;当我升官的时候,我一定高兴一些;当我搬家的时候,我一定愉快一点……等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我一定会幸福;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想错了,我这一生永远也等不到问题完全解决的那一天,即使到了临死的时候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比我更长寿。生活不是彩排,它是演出,而且是现场直播,没有延时装置,不许从头再来。你想快乐,你就从这一秒开始!

  最后,我还想提醒那些寻找快乐的人们,CBT确实是一个妙办法,但也是一个老办法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与生俱来,难以改变。而且最和行为学家看法不一样的还是,认知不一定能控制情绪,在很多情况下,倒是情绪在主宰一切。当然,究竟是谁说的对,谁也不知道。科学就是在这种吵吵闹闹中向前发展的。不过,至少有一种看法科学家们是一致的,那就是:人追求快乐是天经地义的事,每个人都有义务让自己更加快乐起来!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