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心理与疾病

熊玲:自我分裂的后面(上)

作者:熊玲 时间:2015-11-18 浏览次数:1384

 

——论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九)

 

 

 

 

 

 

现代人有种时髦的感觉:好累啊。其中有充实而满足的累,也有冲突而纠结的累。这里呈现的是后者。

 

例,读研三的乔(化名)的内心感受:人际交往纠结,讨厌交往也向往交往;冲突的做事,接受该做的事和学习,但内心不情愿;想得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感觉想说的和表达的不一;喜欢睡觉和做梦,睡的时间长且不想醒来;白天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读书、打工等事,就一个感觉:累累累。这种状况已持续两年了,对这种状态的感觉亦是:想摆脱又摆脱不了,很累很累。

 

读上面文字嗅出,那冲突而纠结的累,分明是一种分裂的内心。可实际上,乔是学业优秀、为人谦和的漂亮女孩。一个内外在,不一样的她。

 

想探讨,人的这种内心分裂是如何形成,它在表明什么?分裂的心能走向整合吗?

 

(一)自我去哪儿了?

 

乔并非是个案,那种分裂样内心,是许多人现有的状态。而乔的内心自我,恰能回答我们想要解读、想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她对“自我”的呈现:一开始,我就被安排了;小时候的我像个极度乖巧的宠物,令周围每个人开心,自己仿佛也是开心的。记忆中,我的父母特别幸苦,对我关怀备至,从不让我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我也没经验过什么叫逆反、竞争、恐惧之类;记忆中,我没有过父母的一次拥抱,只有父母的反复叮咛“努力学习才有出息”“将来做个医生是我们家的荣耀”;记忆中,我从没特别难过或兴奋的事情,我的自我一直酣睡在父母的梦想里。

 

高三时我感觉醒了,却发现我生活在别处,发现我一点都不喜欢学习,不喜欢任做何事;更糟糕的是,发现我离自己太远,找不回自己,也找不到自己,我连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属于自我,都全然不知,自己像是忙活在陌生的世界里…

 

对乔而言,那个哲学命题无情地摆在面前: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不是谁都愿意,都能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乔自然也不情愿思考这问题,但她又不得不思考,就像她目前面对所有事情一样,不想接受也得接受。但她的自我感,就像一个睁眼瞎,无趣无奈地行走在没方向的路上。




 

 

 

乔呈现的“自我”揭示了:她的主体(自我)从小到青春期都是一团混沌的晶体,被侵泡在母体温暖的“羊水”里,直到青春后期不得不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与选择时,那个被保护的晶体自我,才感受着强烈的分裂性震荡,表现为做任何事情上,经验着应该—不应该?好—不好?接受—逃离的分裂性冲突,这,自然在内在感受上,是那源源不断的疑虑、担忧、抑郁的无限循环。

 

毋庸置疑,一切记忆都会寻求表达,哪怕是被深埋或压抑在潜意识。爱过的会寻求再爱,恨过的会寻求再恨,被分离、被抛弃的会寻求再被分离、被抛弃。

 

乔的记忆,自她“醒”之后就不断在重复一种表达:拖累地行事。然而,拖累行事在传递着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才是乔真正该反思和觉醒的问题。

 

如果说内心分裂是两个自我的战争,那么乔的内心是她的独立自我,在向她的被服从自我宣战,而最终,谁也没赢。乔,只好在她闹分裂的两个我之间摇摆周旋,当然很累。


 

 

 

 

 

(二)自我分裂,谁所为?

 

任何“症状”后面有着深层意味。拖累症,实际是一种被动攻击行为,其攻击目标指向的自己,它可能在表达压抑已久的愤怒,更可能在表达对现实的拒绝,一种内心的独立自我向被动自我的抗拒。

 

乔,很象征拉康的一个学说——被抹去了自我的主体。其实很多学者对人性的研究,都表达了这一观点:人是文化的产物,如果一个人自小被命令式抚养(极权文化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懦弱的好人,或偏执的暴君。如果一个人自小在尊重天赋个性的养育(有信仰的民主文化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自在的人。

 

这些观点同时在表明,作为主体的人有两类,一类是有自我感的主体,也叫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们重内在声音,活得自在;一类是没自我的主体,也叫奴性(或集体性人格)的人,他们重他人眼光,活得很累。

 

成为哪类人,关键在人的早期养育。现实越发令我们看到,中国人属于过分要面子的集体性人格,中国人的自我,一代代都被极权文化渗透到家庭,再深深束缚到了个体。

 

乔的拖累感,深刻反应了她的自我被他者(代表权威的意愿)所分裂;乔的自我感受,直白地道出,属于(个体)她想要或喜欢的本性自我,因从小被忽视而沉睡了,已内化但属于父母理想的社会自我,因从小被重视而高亢活跃。

 

再举例,有一名叫“心无语668”写的博文“寻找真诚”,篇幅不长,但文字朴实无华,发人深省。这篇短文,值得许多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看看。在此摘一小段:“人们常说,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我不渴望无私,我只希望那是一份真诚的爱,发自内心深处,由内而外的情感表达。可我想要的,在母亲瞧不起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彻底的毁灭,我在问自己:是母亲的真实看法还是生气时的狠话?因为不真诚,所以我无从知晓。所以我疑惑,为何总被一种不真实、不确定的混乱自我所困扰?”

 

想说,“心无语668”表达的切身感受,正是许多“拖累症”人的问题根源。扩展看,它反映了中国家庭教育的劣根性——不允许有多种思想的极权控制,揭示了中国人的集体创伤性环境——诚信丧失,真爱匮乏。折射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上,是家长极权控制,或叫家庭缺乏精神母乳的环境——不允许有冲突、有多样价值观的环境。形象说,中国家庭的养育关系:父亲是(经常缺席的)正确的大脑,母亲是(亲密无间的)正确唠叨的嘴巴,孩子是接听器。

 

(待 续)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5.11.18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

     为什么老是脸红

     可以除掉自卑吗

     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议

     脆弱的本质

     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

     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我为什么总被“想意外死亡”的念头所纠缠

     任性的性欲

     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