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蓝天心理咨询指南

熊玲:谈谈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作者:熊玲 时间:2016-11-29 浏览次数:701





       请问熊玲老师, 外行人对心理咨询都有哪些误解?


       尽管,心理咨询在目前已被大众有所认识和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以下,对常见的误解做一呈现和澄清:

      (1)认为心理咨询是伪科学,犹如算命一样是哄骗人的

       这一认为,只能说是没知识没文化的愚昧至此。古今中外,都把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列为重要的人文科学,而心理咨询在西方社会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我国虽起步晚些,但在02年9月已被国家列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执业项目。目前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已达到数万人, 他们分布在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各司法、公安部门(如监狱、劳教、戒毒所等),各大社区的社工组织,各大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心理援助中心等领域,从事着人类心灵的救助工作。

      无论那个时代,人都是极其聪明,任何学科若不具备实质价值、从业者若不具备真才实学,都哄骗不了谁的。


      (2)把心理咨询对象等同于“精神病”,觉得去看心理咨询说明你有神经病或精神病

       此误解是把心理问题、神经病、精神疾病给混淆,这仍是无知之谈。许多外行认为的神经病就是精神病。正确的理解是:心理问题是心理亚健康一类的表现在性格、情感、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问题;神经(内科)疾病,是大脑神经系统的问题;精神病是有生理病理基础、伴有情感思维障碍,又分为人格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一系列问题,在精神医学上有着严格诊断标准,需要住院治疗的一类疾病。

       心理问题是不需要药物,而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可以得到帮助的。在心理咨询业很成熟的一些国家,看心理医生就像看伤风感冒一样普通,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他们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渠道。


      (3)心理咨询就是耍嘴皮子,不解决实际问题

      这跟(1)的误解有类似,但区别在:彼是完全对心理咨询无知,此是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应该说,心理咨询不能帮助所有心理问题,但如果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是能够解决的,只是有个重要前提:接受心理咨询者有意愿的同时,需有对心理咨询的一定信任度。如果你很怀疑心理咨询,那么,就还不是适宜做心理咨询的时候。

       如何消解做咨询前的疑虑?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常识,了解一些专业机构、专业老师的发展背景等。关于“接受心理咨询前需做些什么”“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等知识,如今的网络时代已有非常多的介绍。疑惑者,可耐心看看。
 

      凡耍嘴皮子的职业,都寓意内在有货,嘴巴只是输送的工具。心理咨询师若没有实力,干不了这一行,因我们面对的是人,是人内心深处的东西。而来访者更不是傻子,他能感受和判断他面前的心理咨询师,是有能力帮助他的,还是肤浅、解决不了问题的。





      (4)心理咨询不收费,或收费太高
 
       心理咨询作为正式的职业服务于社会,就理应收费。收费标准,我国目前受制于市场经济(除学校、医疗部门):北上广等城市为每小节(50分钟)500--1500元人民币,内地城市每小节为300-1000元人民币。据说国外的心理咨询收费,一般是每小节300--1000美元。要承认,这样的收费,相对于众多低收入的国人来说,的确是难以承受。

       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又为什么收费“高”? 首先是心理咨询的特殊性,因人的心理障碍,多缘起早期生活经验以及个性局限,改变是一艰苦的过程,需要当事者和咨询师双方有动力的投入,付费和收费这一行为,能起到直接的动力平衡和责任的投入,有助于效果产生。不收费的心理咨询,不叫心理咨询,而应叫朋友式的或街道办的“心理劝说”之类。
 
      其次,心理咨询看起来很简单、门槛低,实际是一门学问高深的职业,对从业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很高,不是他考取了合格证就可以收费咨询的。
 

       一个成熟的咨询师,除了他本身有相对健康的人格、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外,还要投入相当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历经专业培训以及执业路上的艰苦跋涉。而国外对心理咨询的要求甚高,咨询师在执业前,必须经历6至10年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包括接受个人分析400小时以上,须获取医学(或其他专业)和心理学硕士以上的双学位、见习实习、督导训练等资格。就投入讲,单算400小时的个人分析费就要开销(按最低100美金/小节计算)4万美元。可以说,心理咨询无论从我们对它的投入性,还是它本身具有的神圣性来讲,它都是一项值得高收费的职业。





      (5)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咨询师给神话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是抱以“绝对希望”,认为我付费找到你,你就能够,或是你就应该也必须解决我的问题。特别有些父母,对孩子问题的态度是软硬兼施 ”强迫“孩子接受咨询,以为把孩子交给心理老师就有救了(对这个误解,建议真正有问题的父母接受心理咨询)。

       关于心理咨询的效果,正确的看法是:心理咨询跟医疗一样都有局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心理咨询能解决:有求助动机的情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成长性等心理问题,不能解决:有心理问题但无求助意愿,或虽有意愿但却有较重的人格障碍、妄想症等精神性问题。而自愿接受心理咨询的效果怎样,是取决多种因素,除了取决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如何,也取决当事者心理问题的性质、轻重、配合与领悟的程度如何。


     (6)找心理咨询,就是要给办法给建议

      有许多来访者,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急切的心态,希望一次或几次就解决我的问题、解除我的痛苦;要么就是,我来咨询是希望你给出即刻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的理解是:心理问题比起生理病痛的成因要复杂、要深层得多,解决起来耗费的心力和时间也需要很多,不是一次或几次咨询就能达到的。

       咨询中,要不要给出办法或建议,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理咨询师所抱持的理论取向、经验水平、信守的观念等而论的。不过,大家较为认可的方式和效果是,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咨询师的有效倾听、有效回应等(笼统说的专业分析法),而获得了自我领悟、获得了找寻到自我生活的方向。心急要办法的来访者,本身暴露着他性格的缺陷,又或者,我们即便给你建议给你办法,充其量能缓解你一时的情绪问题,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当事者借助心理咨询,最终达到他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识。

       透过这些误解说明,我国的心理咨询业比较发达国家,还处于发展时期(很难说是初期还是中期),我们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和水平,也还远远够不上、还满足不了社会群体的需求。放眼世界,社会发展的高速化,必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生活、工作、情感上的叠加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心理困扰、罹患心理疾病。因此,心理咨询师必将是社会的重要角色,心理咨询工作必将成为时代的前沿职业。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6.11.29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亲密深处的存在孤独

    熊玲:缺陷抑或缺爱

    熊玲:借“房人树”看情感类型

    熊玲:概念移情与诱惑

    熊玲:依恋,那熟悉的陌生人

    熊玲:“强势”为何讨人嫌?

    熊玲:这样说。。。不如说

    熊玲:检视爱的容器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熊玲:戏说欲望

    熊玲:自恋的代价

    熊玲:骗子为何找上你

    熊玲:亲密的关系控制

    熊玲:是爱还是逃避爱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