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职场心理

熊玲:追寻属于自己的你

作者:熊玲 时间:2019-07-16 浏览次数:57




爱尔兰诗人戏剧家王尔德说:当人以自己的身份说话时,便越不是他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告诉你事实。这一说法,颇有悖论哲学的意味。若进一步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首先应确定一个前提,就是人的处境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身份的情况下,他才必然不能脱身社会外衣。


其次,人的社会性注定你有多层外衣即面具。这些面具中,大多是保护自己的脆弱、恐惧,也有是遮羞自己自卑的身份,或用于应对外界要求的防御方式。


再其次,这观点概要说明:人是复杂的物种,因此为在复杂中求简单快活,人便有“认识自己和自我追寻”的需要。这也是我们(读书小组)为什么要读哲学书,读弗洛姆的《自我的追寻》的初衷。


我们可把王尔德说的“自己的身份”视为人的真我,“面具”视为假我,来理解自己——作为主体的你,是真我多,还是假我多,还是?


人具有两重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但根本上,人是社会性的,否则就应该称动物而非人。人是被社会文化造就而成的。


因此说,人认识自己,主要是认识自己的社会身份,或人格结构。从人格结构角度讲,人具有的两重性是:主体性和客体性。主体性,指的是人的创造性、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性和掌控感,其内在的真我丰足;客体性,是指人的依赖性、服从性、对归属感的需求,其内在的假我(也叫他我)丰足。





人格水平成熟的个体,其主体性和客体性是相对平衡,或主体性偏多。若个体的主体性过高,会显得自大自负,若客体性超高,会显得依附性过强、匮乏自我。


一个人自出生后,就陆续被赋予(或被教育)他的性身份和社会身份。即便出生身为女性,但若被赋予为男性养,她今后的自我将可能认定自己就是男的。


所以,个体终究发展成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0-12岁所经验的是什么。如果他的过去被当作主体对待:尊重、满足和培育了好奇心、创造性、自尊心等,那么他将会是一个自信自足的人,如果他的过去被当作客体对待:(1)像个漂亮的宠物,被捧着被管着被带着,(2)像个工具、机器、出气筒,被使用被控制被虐待,那么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或没有自我的他者。


很多人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正是因为他的成长经验从未感知什么属于自己,只感觉自己是属于他者,如父母,老公,事业,国家等;要么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是自己的。但这是一种对他者需求无条件的全盘内化的结果,当成人之后面临社会竞争性关系,需要自己做种种判断与选择时,便会突生茫然、无助,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甚至自己不存在似的,连活着也没啥意思。


有个23岁的小伙子,家境富裕,学业有成,但从大学开始就深切体验着内心冲突,既觉得自己什么都有,又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他从没因富有而欣喜,也没有因学业好而骄傲。他总是说,世界之大,但我不知自己是谁,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这样他感受着多个自我的混乱,孤独的承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在,他已开始省思、想要去尝试,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他,虽然没即刻找到,但这份想要...的欲望,使他开始有了活力的感觉。





追寻自我的东西(也叫自我实现),是很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想要结束一直以来为满足他人需求的忙碌,则需知,你内心真实的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属于自己的目标,或生活方式是什么?


找寻属于自己的你,应该是有精神追求的人,所共有的必修课。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微信号:xl200601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