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神经症治疗

熊玲:恐惧症的根源来自哪里?

作者:熊玲 时间:2019-08-03 浏览次数:77




探寻恐惧症的恐惧根源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任务。万事有因,任何现象存在始与终的互为因果关系。任何疾病作为一种现象(结果),都有它之所以成为疾病的来由。


所谓神经症性的恐惧,是内心对外界风险的高度敏感,又竭力压制这一风险预感的种种妥协表现,如恐高症的回避高处,人际恐惧者的回避社交,等等。


恐惧症者的困惑之一,是不明自己何以惧怕本不值得如此害怕的事物,也不明白为何控制不了本不该如此程度的恐惧。表象看,他们是因所恐惧的对象(客体)具备威胁性,比如毒蛇、艾滋病、狂犬病、暴徒等,而实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





•生命早期的恐惧体验。人生命的头3年(包括胎儿期)是建立安全感的原始时期,这期间若经验过诸如受惊、恐吓、威胁等体验,这些恐惧感会在人的感觉记忆中留存。


人在童年时的诸如丧亲、受虐待、被羞辱、被抛弃、意外危险等创伤性事件,也是恐惧症的深层根源。


•集体无意识的畏惧感。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情绪,恐惧是推动人类进化的驱力,它激发和发展了人类的所有行为。人类初始只是为战胜恐惧而活着,那时的面具群舞、图腾禁忌、图腾崇拜等,都是人们抵御恐惧的早期文明象征,也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畏惧情结的原型。


常说,人的出生是人经历的第一危机。精神分析把这第一危机看作“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人们对这第一危机有着莫明的恐惧感。”


因此,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畏惧情结和出生危机的原型经验在人心深处的烙印,无疑是恐惧症的深层根源。





•感觉抑制与思维局限。恐惧症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是一切为防备心理恐慌感而思而为的。由于恐惧症者内心极度不安,会消耗很多能量以平复内心恐慌,这同时会制约他注意和欣赏其他方面的感觉,也就是会形成感觉能力的低下。比如,一位人际恐惧症,其内心有种强迫意向,十分害怕自己作出把同事刺伤的蠢事,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他很少对视并少说话多做事,继而发展到尽量不与人来往,再发展到见人就恐惧。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叫惬意、什么叫温馨浪漫,没体验过性快感,体验太多的是紧张和惶恐。这样的拘谨心理相对应的思维,必然是狭窄而僵硬的。


精神分析认为,拘谨心理是始于早期的心理生活,由于恐惧和解除恐惧会掠取大量力比多(能量),而用于其他发展需要的能量严重不足。所以,感觉和思维抑制作为一种继发因素,又成为恐惧症的较早期原由。


•恐惧背后的个性特质。众所周知,神经症都存在相应的神经症个性基础。如焦虑症有着激惹、较真、罗嗦等个性特质;强迫症和抑郁症有着过分的认真谨慎、敏感多疑、偏执等特质。恐惧症除了有敏感多疑、认真谨慎以外,还有着显著的胆怯、退缩的个性心理。


换句话,胆怯、退缩的特质,是易使人陷入恐惧的处境。在恐惧的情景下,有心理能量的人能正常应对风险,即便在安全情景下,胆怯退缩的人,也容易敏感到些微风险而处在焦虑中。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二:选择不能的焦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三:失 眠

    希望的陷阱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一)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二)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三)

    给心魔一条出路

    寻找恐惧的力量

    为谁抑郁为谁落泪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四)【上】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四)【下】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

     精神分析与“我是谁”

    精神分析是实像与影子的相遇

    神经症是什么

    觉知我-你关系

     对待抑郁症有什么办法吗

    神经症的童年

    神经症的自我论

    神经症的态度和能力

    神经症的人格基础

    触及神经症

    谁在投射性认同  

    心理作品与投射测验的分析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