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青少年心理

熊玲:浅谈爱与孝

作者:熊玲 时间:2020-01-26 浏览次数:10




关于爱是什么,父母该如何爱孩子?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我,已写过不少关于爱,如何爱之类。再谈爱,我依然认为,她是一种善良,一种能力。善良,也可说就是一种能力,体现在:一个主体具备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尊重他人的局限,具备爱护自己的所有,也爱护他人的所有。当然,这个所有里面不包含邪恶。

    


再谈爱,我依然认同弗洛姆《爱的艺术》中对各种爱的论述。他对亲情的爱的理解是:亲人之间是自然的、无条件的给予温暖,但不纵容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令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一育人观点,今天看来已属普世价值范围了吧。


    




关于孝,在我们脑海里会出现,孩子给长辈“敬语,敬茶,捶捶背、揉揉肩...”等画面,说明孝,也是一种爱。


    

孝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种温暖的情感。人生于世,源于父母,父母对儿女有天然的无与伦比的慈爱,儿女对父母同样有与生俱来的感恩情怀。但在古往的中国,有对孝的偏执、夸张性推崇,以至到愚孝。孝文化已深深影响到家庭教育,众多父母形成有牢固的养儿防老意识:我养你,你就该孝敬我,我老了就该你来养我。这样的意识,并没有错。问题是,为何现今的家庭越来越多的表现出,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



从孩子的不孝,我们应反思父母对爱、对孝的理解是否有误,反思养育模式是否存疑。前面提到,孝是一种爱,是亲人之间互流的温暖情感;儿女对父母的孝,源自父母然天的慈爱,以及与生俱来的感恩情怀。那么不孝,则可理解是一种情感冷漠。同理,小孩若是冷漠,则可能是亲密关系里匮乏慈爱,或他感受到、学到的也是冷漠。我们从许许多多“不孝”的孩子那里,发现他们的原生家庭,有两种爱的模式(或叫养育模式):

   


(1)软控制的溺爱。溺爱,是我们都明白的不利孩子成长的一种爱,但许多父母仍然固执溺爱,尤其是隔代父母。他们为何明知溺爱不好,但偏要溺爱?是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溺爱是一种软控制,是亲密关系中,以爱的名义,实行的一种剥夺行为。因为一个生命的茁壮,是要依靠自我对环境的切身体验,包括受苦。而溺爱,是父母对孩子施与的无微不至、无原则无底线的爱,不仅剥夺了孩子很多重要体验的机会,也助养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巨婴”自我。溺爱下的孩子,是没机会为他人着想,也没机会学习和培育感恩的情怀。


    

不过,若这样来定义父母的养育模式是溺爱,只是他者所见,父母毫无意识。


   

父母溺爱孩子的背后,有他们无意识的动机:我为你付出,不仅是指望你成为我的骄傲,还指望你将来像我爱你一样爱我。父母牺牲性的付出,无论是出于意识的还是无意识欲望,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都会感受到不同的累,某种无可名状的压力,如,我成不了有出息的人咋办,成为不了你们的骄傲咋办?总之,一个人若长期处于不能自主的压力、不能排解的心累,他会滋生抑郁,逆反,拖延等行为。因此可说,溺爱,是将你的自主性软禁在温室的毒雾;而溺爱模式下的孩子,若有不孝,那是对控制性爱的抗拒。




  

(2)硬控制的强爱。父母出于对为孩子好的善心,而实施的军事化教育模式。即,他们按自己认为的成才标准,精心为孩子的未来设计蓝图、制定规矩、灌疏道理、陪读劝读…等全方位的“爱”。但我们发现,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大多是家庭条件好、父母一心为他学习铺路操碎心的孩子,而他们曾经都是学习好、很听话的乖孩子。因此也可说,孩子变得不乖、不孝的潜台词是:你们的爱令人窒息,我宁可不孝,换取自由呼吸。

    

父母坚信的我为你好、我见识的比你多,而不遗余力为孩子的付出,如果说是爱,那也是错位的、控制性的、有代价的爱,它完全违背了育人的普世观点——真爱。前面已提到,真爱是没有私心私欲,给予孩子的是成长性空间、使他成为他自己。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