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心理与疾病

熊玲:焦虑的时代,我是谁(3)——意义焦虑的广泛存在,说明了什么?

作者:熊玲 时间:2022-07-24 浏览次数:0


意义焦虑的广泛存在,说明的东西很多,根源也复杂。这里只想说一点:我们的教育体系里缺乏人文关怀之课,主要指哲科思维、艺术修养之课。

 

举例,杜青云《从北大退学,到考上清华:一个“985废物”的自我重构 》故事来说明。

 

故事概要:从小听话的杜青云,16岁高考以湖南省第二名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大三时抑郁爆发,被迫退学。2020年7月他再次高考,以718分的成绩成为湖南省理科状元,进入清华。相比于状元身份,杜青云的退学经历引发了社会更多关注。据他自己讲,高二时就有抑郁的苗头,感觉到低迷、浮躁。大学的专业是父亲定的,自己并不喜欢,一直想换专业但因多种原因未果,也发生了很多“被边缘化”的待遇,承受着心理撕裂,多次想退学,被父亲劝阻。父亲,社会和学校,在杜青云的眼里:他们只关心你产出的成果,不会关心你这个人怎样。杜青云大三时抑郁爆发,被迫退学。退学后经历了艰苦的自我反思,自我修复之旅:我是谁?学习,考试第一有什么意义?你是农村来的,还是从哪里来,跟你的人设资源、尊严有何干?2020年6月在豆瓣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杜青云开始连载在北大的经历。他认为北大三年,自己是被隔绝于所谓“美好”大学生活之外的,过去的自己,不过只是学习的机器,是父母得以炫耀的产品。现在的自己,有点涅槃的感觉,能反抗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比如给父亲争面子,他向媒体称:当初选择退学,现在再上大学,并选修“自我重建”这门课程,都证明我有了敢做自己的勇气,虽然还在找回自己的路上。

 


杜青云之现象,大家并不陌生,他所折射出的社会原由与后果,可以归纳以下:


 人性的可爱、人格的成长,是跟文化环境休戚相关,也跟自我建设休戚相关。


因为人对“我是谁”的自我确认,是源于生命早期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水平,而社会、学校、家庭的文化氛围,很大程度是关联一起的,你从小被灌输被强调的什么,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会倾向什么。


我们的文化,似乎从来就重利益,讲现实,以分数、财富论成败,从来也不需宗教,哲学,心灵课什么的。我们所见的九年制基础教育,长期都在高喊全面教育、素质教育,但做的只是知识教育。

 

② 提到哲学的重要,是由于,哲学是探究人类边缘性的,却又离人类生活很近的问题,如善恶、是非、生死、孤独,意义等问题,是使人变得睿智、豁达的学问。有人形容:技术令人埋头干活,哲学

令人抬头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门“认识自己”的课程。


人生的青少年,不仅是正处基础教育阶段,还正处人格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那么接受人文哲学的熏陶,显得尤为重要。

 

 哲课的缺失,和知识课的扩涨,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的教育,无论你是中产阶层,还是中产以下阶层,都被迫推向了育人的高速赛道:不能也不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成人的生命意义,最大的付出是为了孩子,最大的焦虑,也是为了孩子。



对这一影响的最好总结,是储殷(中国人大学法学博士)以一名小学四年级孩子的父亲身份做的演讲:《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的迷茫》。这个演讲在网络广为流传。储殷以切身感受,犀利表达出了这个时代的教育问题,以及所带给人们广泛存在的焦虑。


另一直接后果:很多青少年的成绩十分优异,心理十分堪忧。证据是焦虑、抑郁、人格问题的患病率不断攀升。


回顾我们八、九十年代的过去,虽然基础教育也缺乏“认识自己”的课,但毕业后的就业有保障,你是谁的社会身份、生活目标很稳定,所以相比现在的孩子,是没有那么多,也没那么高的身份焦虑、意义焦虑。

 

 杜青云的学神之路,佐证了我们的文化“技能教育”很厉害、“情商教育”很失败。其实不该叫“情商教育”失败,而是根本就没有这门课。学校和家庭,都顾不上这门课。

值得一提的,杜青云的抑郁和解救之路,证明了“认识自我,重建自我”才是疗愈之王。


杜青云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时代如此多变,跟认识“我是谁,要去哪”关系大着呢;世界如此宏远,只有你能认识的觉察的边界才是属于你的。

 

(未完待续)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