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暴力的诱惑
暴力是极端的攻击行为,是破坏性行为。
弗洛伊德在他晚年发现,人除了性冲动及自卫冲动以外,还有暴力破坏的癖性,这也是人类行为中的一个主要动机。弗罗姆对暴力破坏行为的解释是:生命有其自己的内在动力、有生长及表现自己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受到阻碍,以发展生命为目的的精力便会走向分解的过程,并且转变为以破坏为主的精力。换句话说,求生的冲动与破坏的冲动,并不是互相依赖的因素,而是一种相反交替的互相依赖的关系。求生的冲动受阻越大,想要破坏的行动则越强;生命实现的越多,则破坏行为的力量越小。
因此可以说,暴力破坏行为是生命受阻的结果。为了保证生存和生长,暴力有着它不可阻挡的诱惑力。
在中国历史上,暴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历朝历代,打江山夺皇位,都是靠暴力实现的。在《血酬定律》一书中,一位学者就暴力对中国的发展及中国人思想的影响谈道:“中国人从自己的悠久历史中发现了核心秘密,发现了决定各种规则的元规则:暴力强者说了算,或是拳头硬的说了算。”
简单的逻辑可以告诉我们,在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在肉体上消灭对手很合算,那么只要拔出刀来,问问对手“想死还是想活”,任何争执都不难解决,任何目的都能很快达到。
这种逻辑所蕴涵的更一般的道理是,在选择规则的时候,拥有让对手得不偿失的伤害能力的一方,拥有否决权。死亡是最彻底的损失,所以暴力最强者拥有最高否决权。逻辑和经验共同告诉我们:暴力是强者的选择,体现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不是对正义,更不是对精神道德的追求。
当今社会中,群体的暴力被控制了,而个人之间的外显暴力和隐形暴力并没有减少。在青少年中,攻击倾向引发的问题很多,暴力犯罪的也不少。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心理动因
这里主要指外显的暴力(青少年所表现的极端暴力,如曾经的马加爵事件、徐力事件等;所表现的一般暴力,如殴打父母,殴打其他人,虐待动物等)。许多研究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及不满意情绪,对他人及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
同样有许多研究认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有:(1)社会方面。青少年因对现实的不满而蔑视规范;传播媒介(如网络、电影)对暴力的大肆宣传,使不少孩子仿效其中的情节;过分激烈的学业和就业竞争,使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并有对失败的沮丧和被淘汰的恐慌。(2)家庭方面。父母存在性格弱点;父母与子女缺乏深刻的情感联系,使子女陷入慢性挫折状态之中:父母错位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溺爱,或过于严格、惩罚,或过分期待、干涉等,导致孩子的是非观暧昧、克制力差,过分依赖,甚至敌意、猜疑、嫉恨与残忍。(3)个体方面,存在性格问题。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其典型的个性特征是:多疑和固执;感知整合水平较低,难于准确理解事物的真正内涵和他人言行的意图;缺乏目的性思维,缺乏主见和预见性,在面临选择时,与理智的思考比,他们更多地服从自己的直觉和情绪。
从最近网上公布的某高校学生侮辱、殴打教师事件,以及有些孩子在家经常殴打母亲事件来看,青少年的暴力倾向,都是跟他们的冲动性、反社会性等人格特征有关。这些人格的形成,又跟他们早期所受到的有缺陷的亲子教育有关,最主要的是,与童年时的关爱缺失、情感发展抑制、攻击性压抑有关。
别误解为父母对孩子没情感。如今的父母很爱孩子,只是不太懂怎么爱孩子。生活中给了孩子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是唯一没有也不可能让孩子学到的是承受和处理风险与挫折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许多青少年在应付冲突事件时,要么显得退缩。要么就是拳头说话。
我们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厮杀或殴斗,其暴力的动因往往是极度缺乏安全的恐惧。比如家庭暴力,其暴力者就是因为严重缺乏自信、缺乏情感归宿的安全感,当然更是暴力者存在人格缺陷、缺乏内心安全所致。青少年的暴力背后,说明他欲消除外界的威胁,来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增强自己的力量,这透视了青少年内心的脆弱和他们渴望自己强大的深层动因。我们可以激发孩子好的动机,让他们知道,必须运用好的和有效的办法,才能增强心理能力,从而积极、健康地成长。
解读冷暴力
冷暴力,也可以说是隐匿性暴力,或是软暴力。
青少年的冷暴力表现为拖沓、逆反、缄默、回避、自闭、离家出走等等。比较外暴力,冷暴力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冷暴力的杀伤性在哪里呢?这不由让人想到“放冷箭”“暗里藏刀”等成语,冷暴力的厉害之处在于,痛不能让你痛得痛快!
青少年的冷暴力,其暴力对象主要是重要关系人物或自己。从他们常见的拖沓、逆反、离家出走来分析:首先,这些行为是一种被动攻击行为。青少年处于自我认知和个性不成熟的阶段,在情绪挫败时,没有足够力量与强大的客体对抗。当偶尔的外向攻击失败,孩子自然会转变攻击形式。凡为弱势者,一般选择被动攻击(冷暴力)比外向攻击(暴力)要安全得多。
拖沓与任性的内在动因是渴望接纳。拖沓与任性是孩子抗衡父母的一种“姊妹”手段。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是以拖沓反攻击父母的逼迫。绝大多数孩子的拖沓习惯,是关系人物用成人的时间效率观念给命令和训练出来的。任性是脾气执拗的硬性拖沓;拖沓是软折磨似的任性。拖沓与任性,都说明孩子内心有对大人态度的不满,有孩子渴望自由支配时间、被尊重、被承认和被肯定的严重失落。用心理动力学理解,孩子的拖沓与任性,是他们用来抵抗因关系人不接纳自己的分离焦虑,是他们能感觉自己存在的无意识手段,是他们想引起别人关注、使自己显得重要的一种心理补偿。
青少年的逆反、离家出建,更是孩子抗衡父母的回避性攻击行为,其行为背后的动因仍是渴望接纳。因为这样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他们没有被接纳,至少在他们看来没有被真正地接纳,同时这些行为反映了亲子关系的病理性:依恋缺失、爱的剥离。
所以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在孩子攻击行为的背后,真正受伤害和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帮助孩子,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理解和解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或谴责孩子。
责任编辑 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