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引自《中国心理治疗师》网站论坛
地址:http://www.easemind.com/club/viewthread.php?tid=211955&extra=&page=1
武守忠先生撰文如下。
一、精神分析是行为的艺术
精神分析是行为艺术,精神分析家是行为艺术家。
精神分析不是一个静止、欣赏的艺术,而永远是一个行为、操作的艺术;她不是一个旁观、客观的艺术,而永远是一个参与、亲历的艺术。
精神分析的实践证明了:人——是关系的产品,人——是被客体孵化出来的。鉴于此她有别于早期精神分析人是孤立的,客体只是驱力的附庸;也有别于早期人类与上帝或佛祖关系中的附属、被动关系——表面主动但却永远的挣扎。
客体关系是现代精神分析的整体性灵魂,任何衍生出来的个别派别都不能脱离这个根本、核心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实践层面和行为范围,区别客体关系派别和自体心理派别或其他的什么派别意义都不大,或许在理论上有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某些个别理论的精神只是某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他们丰富了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大厦,但却无法游离于关系的、客体的根本动力框架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本质。
因此客体关系应该是一个泛称,其中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客体理论、以及主体交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依恋肯定理论等只能是我们整体治疗活动和行为中的一个特别工具,而无法分出主次,都会最终落脚于客体的、关系的互动过程中的,而不可能特别的偏废。
之所以极端地、对立地区别客体关系和禅修或聚焦的理论,是因为她们根本地违背了人的客体的、关系的基本框架,表面上惟我独尊,实质上是自我灵魂剥夺;不管是依从上帝,还是游离于佛祖,都是在剔除关系中凝聚出来的自我。心理障碍者和健康心理者都是客体、关系的产品,只不过环境不幸的不一样罢了。人类、自我好不容易产生出来了,却又再次寂灭、无我?再次空性、超越?问题是空性、无我除了只能是自我、自在的理智化的神经症性的防御之外,但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拯救意义,反而把人类推上了永远挣扎的地位。
二、客体关系是灵魂的出处
灵魂不是出自上帝或佛祖!灵魂出自人与人之间关系!
人在面对上帝或佛祖时永远只是仰止和卑微,根本生发不出自我和灵性;自我和灵性只能是面对与他们自己一样的客体时才会出现,也才会凝聚出自我和自在。没有自我和自在的灵魂不是动物,就是植物,因为他们永远只是被动的反射。
尽管客体关系的投射认同理论显得有些机械,但却揭示了灵魂的感应来源;尽管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客体理论极端地夸大自恋性,以及自体客体的为我所用性,但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向思维的实质存在。
聚焦和禅修似乎是到达了否定上帝和佛祖的地步,可以真正的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了,但却又把人类推向了游离和孤独,实质上还是一种寂灭和物化;表面上返观回照、超越空性了,但却永远的丧失了灵性游荡、交集的激活、穿梭,可怜的只剩下道德和社会的皮包骨了,而失去了灵魂的生机和血性。
心理的痛苦或灵魂的痛苦关键是与客体的关系的痛苦,主体依赖客体以及关系,主体需要客体和关系才能称之为人,也才最终形成自我和主体。关系性的、互动性的痛苦不是承认罪恶、永远受苦就是能够拯救的,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自欺欺人”办法,尽管也还是对人类的痛苦有一些些的帮助,但是不可无限的夸大。正念或留心只是一种超越痛苦的办法,但却永远不是感觉和幸福本身。感觉和幸福缺失了客体和关系的依托,便悲哀的剩下只能超越和寂灭了。所谓的空性、无我根本就是缺失了客体关系之后的极度恐惧和倾斜反应,但却还打肿脸充胖子、道貌岸然的却还象一个正人君子,实则根本就是从来没有触及过灵魂、心理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
心理、灵魂根本就是人与人客体关系的交集、感应、凝聚、整合,心理障碍就是这些关系的冲突和缺陷障碍,那么治疗他们只有在客体关系必然条件下才能改变,也最终协调而灵性起来……
三、感觉是客体的关系的表现
感觉是人的综合功能,任何微妙的感觉都最终都会综合成全息的、整合的知觉,人类的感觉任何时候都是以直觉的、知觉的形式出现,最终本能化,所以感觉这个字眼最合适,没必要咬文嚼字的非要知觉还是直觉的,感觉就是知觉,就是直觉,就是本能。
现代精神分析证明了心理的自恋性和依恋性,证明了主体的与客体性和关系性,证明了灵魂的结构性和冲突性,同时也证明了感觉的交感性和主体间性。感觉,任何时候的感觉都一定包含这些内容,也脱离不了这些内容,都有这些基本内容的密码。因此无须求远,只要阅读了感觉,便可以洞悉心理,也便可穿透痛苦、障碍的心理和灵魂。
是故,无须用什么主动想象,更无须刻意制造意象,主体一出手、一投足便会出现感觉,自由的任何言辞都会流露原形,也都无可辩驳地呈现集体无意识原型和个体无意识原型。无须舍近求远、无须借助工具,只要沟通、交流,那基本的、核心的决定感觉的关系性和客体性便会显露无疑,只是不同的个体生长经历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不同组合和性格,但是都无法游离于客体关系的原型。
现代机械、商业的社会发明了许多急功近利的方法,比如沙盘、意象、释梦、绘画、想象、包括内观,都似乎刻画心灵、感觉本身,都似乎洞悉障碍、缺陷原型,但实话说都还不是感觉本身,只是一种感觉的表现形式、变形形式、表面形式、和臆造形式,尽管它们也是感觉,但是已经雕琢、干扰化了,实际上本真、原始的感觉出现时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和意象化,一意识和意象,感觉已经遁形了,感觉和图象不是一回事,感觉永远是零碎的、不成形的,永远是无意识的、不经意的,稍纵即释,当你聚焦和内观的时候实际上感觉已经走了,流下的只是一种臆造和矫情,也或者是防御性手淫和自慰?
自由联想,非早期精神分析的释梦的开掘,现代的自由联想应该是无限的、自由的,只要沟通、只要交流,一切的言辞、包括虚词,一切的动作、包括开门前的脚步,都是主体的感觉、都是他/她的真实,都是诊断的资源,也都是原型的再次重复。因此,我们应该跟着感觉走,追随感觉的当下,而不是纠缠于意象、沉溺于想象,因为他们不是感觉,感觉只在当下、只在现场,任何时候,感觉都会裹胁着客体和关系、结构和原型款款迩来……
丛中回应如下。
看到大家的热情探讨,特别是Chanzi的很多闪光思想,也激发了我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写了一段文字,与大家分享。希望也能刺激大家更深入地把这个问题讨论下去。
应该创建一门“动态心理学”或“辩证心理学”的新学科。
一、心理的定义
什么是心理?现在比较公认的心理的定义:“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这个定义,是一个非常哲学经典的定义。
这个定义会有某些不足:
1、
2、
3、
鉴于以上,我把心理定义为“心理是个体与环境(他人)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所形成的信息界面”。
采用这个定义,会有以下的好处:
1、
2、
3、
4、
5、
逻辑学,有“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分。与之类比,心理学,我想,也应该有“形式心理学”与“辩证心理学”或“动态心理学”之分吧。形式心理学的概念,往往是有些“绝对化(刚性)”、非此即彼的,“静止性”的,而实际上,人的心理活动,时刻都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环境而改变的,心理学的概念经常是亦此亦彼的。比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具体说哪种话,不决定于个体自身,而决定于人际互动关系、环境的变化;再比如,当一个人失眠的时候,他会焦虑,越是焦虑,就越是失眠。焦虑与失眠,可以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动态过程。如果两个人吵架,相互不服气,各不服输,越吵声调越高,越吵越来气,直到最后大打出手。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老百姓将此称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庄周梦蝶,将心比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就是辩证的,亦此亦彼的。如果能够建立一门“动态心理学”,就会比较容易解决“形式心理学”所制造出来的问题,能够避免“二分对立”的思维方式,能够整合形式心理中的很多概念及理论的对立与割裂。
二、本能与知觉
小鸟的眼睛对球型的颗粒具有先天的敏感性和亲和力,并明显倾向于选择去啄球型的颗粒物,这大概是小鸟的本能吧(集体无意识)。人的眼睛,对于350至于750nm波长的光线有“敏感性”,人的耳朵对16至20,000赫兹的声波有“敏感性”,这可以算是人的本能吧。心理学家还做了某些实验,在孩子出生后不到十分种,让新生儿看一些图片,发现孩子对于画有“鼻子”、“眼睛”的人脸图片注视的时间明显长于其它图形(比如“桔子”、“香蕉”等)。
在这样的本能基础上,在孩子出生后,孩子就不断地去观察和感受各种外部事物,把“本能”的“敏感性”,变成了对现实事物的具体知觉和内心记忆表象。这大概算做“内化”吧,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叫做“外化”,因为孩子终于可以把本能的敏感性通过一个具体的外物而得以表达出来了。这时,究竟是“内化”还是“外化”呢?已经无法静态地、绝对地进行区分了,这时候,我们应该说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进行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尽管可以本能地更喜欢看人脸的图形,但是,在他没有被喂养之前,他看到的人脸,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图形知觉,只有当孩子被人喂奶之后,经过很多天的重复,才能让孩子对“人脸”产生更多的感情,在5个多月之后,孩子才逐渐地能够区分“妈妈”与“非妈妈”(Ego的现实区分能力)。
三、内化与“虚化”
“眼见为实”。我们看到的东西,一般来说,与外部存在的事物,往往会保持一直性。比如,我们看到了一只杯子,外部世界真的是有一只杯子。心中的杯子(知觉),来源于外部世界的杯子(这个现象仍然可以叫做“内化”)。当闭上眼睛回忆时,我们心中仍然会出现一只杯子,这时“心中的杯子”,就属于记忆表象了。人的心理具有记忆功能,这是心理虚拟世界(信息世界)形成的起源。
如果杯子里有水,平时我们每次口渴了,都是用这只杯子来喝水。现在,我们又口渴了,在外部环境没有杯子的情况下,我们内心会浮现出“杯子”的表象,并据此睁大眼睛向外看,在现实世界中去寻找那个记忆中的“杯子”(按图索骥),如果找到了,喝完了,不渴了,也就不再想“杯子”了。这只心中的“杯子”,就是客体内化的结果,内化了自体与杯子之间的关系(客体关系表象)。如果他在现实世界里没有找到“杯子”,那么,内心就会更加渴望找到记忆中的那只“杯子”,“杯子”的记忆表象,就会在心中频繁地闪现。这样一来,“杯子”的记忆表象就会受到“口渴欲望”的推动(心理学动力特征),而且会幻想得到一个“装满水的大杯子”,甚至变成了对客观环境的一种强求!(望梅止渴,创造性想象)。这样的“创造性想象”,就更加丰富了人们内心的“虚拟世界”,在心灵空间里因此创建出现实世界里所没有的(杯子)东西。这样的一个由内化而来的记忆表象,经过了欲望的推动,所形成的“创造性想象”,就是自体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恋”的来源。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内化”所形成的“客体关系表象”,而自体心理学强调的是“创造性想象”所形成的自恋表象。这两者都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静态心理学”中,就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学派,而在“动态心理学”中,两者应该是相互交融、相互映照、相互补充的吧。
四、对比与交相辉映(“映照”)
在我们探讨心理现象时,为了研究或表述的方便,我们经常会采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
比如,“男人”与“女人”,我们经常会把重点放在“男女”的差异性方面,而忽视“人”的相同性。
即使差异性,其实,男人与女人,既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没有女人的存在,就没有男人的存在。曾经听说,海南岛有几个连的男性士兵,他们长期守卫在孤岛上,经常会出现打架斗殴、不讲卫生、懒散邋遢等行为,换了几任连长,都无法改变局面。后来,派去了一个女兵班,立刻男士兵的行为就发生了改变: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不再打架斗殴了。人们感慨:一个班的女兵,在管理方面,胜过几个连长啊!
有的公司,做女性的心理培训,所招收的学员,都是青一色的“女学员”。把这么多女学员放在一起,一个男生都没有,女学员就开始变得不怎么温柔和善良了,有时候她们也会出现像男人那样的攻击性。如果班里有那么几个男学员的话,女学员也会变得更善良和温柔。
试想,如果把一个男人单独送上月球,他应该去男厕所还是女厕所呢?这时,在没有女人存在的情况下,男人也就不再是男人,可以随地大小便了。在没有他人存在的情况下,甚至月球上的这个男人都变得不再是“人”了。
谨以上述事例,来反思我们的学习,反思我们的思维方式。今后,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交相辉映、相互“映照”。尽量把割裂、对立的概念统一、整合起来。
当然了,强调统一和整合,并不是消灭分析与还原。实际上,人的心理活动,永远都是一个从“分析到整合”,再进一步从“分析到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
自我与他人,好人与坏人,好妈妈与坏妈妈,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潜意识,心与身,内部与外部,现实与幻想,执着与自由,等,都是这样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都是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五、“有”和“无”的辩证法
西方哲学或文化,在弗洛伊德之前,从苏格拉底开始,一直遵从“思辩”、“还原论”、“实证主义”的发展路线。西方人的价值观,一直强调战天斗地,政府自然。在这样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西方形成了现代科学为代表的文明。所有这些,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有”的哲学。
弗洛伊德的学说,重视人的潜意识、非理性,这对西方文化发展来说,算是一个拐点,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文化的革命。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对应于外部世界来说,在事物的内部,存在着一个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类似于客观规律),需要人们去体会道,并希望人们能够顺道而行(后来发展成“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等庸俗化的人生哲学)。而佛教中,强调“无欲则刚”(这本是孔子的一句话),禅宗里的慧能大师则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空无物,何处惹尘哀”。要戒除“我执”,要通过“入定”等方式来修炼。这些可以简单地称作“无”的哲学。
(为了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这种差异变得鲜明而易于区别,请原谅我进行了这样的“割裂”划分。)
胎儿,有脐带供应营养,他本来处于“无”的状态,本不知道什么叫做“饿”,更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也没有吃的欲望。出生后,新生儿睁开眼睛看世界,经过充分多次的喂奶,新生儿看到了妈妈的乳房,后来每当自己饿的时候就不断地哭着喊着去寻找妈妈的乳房。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动态发展过程。
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认识了“妈妈”这个外部具体的人,在心中也逐渐地储存了妈妈的记忆表现,还可以创作出更多“好妈妈”的内心表象,与妈妈想“映照”,新生儿也逐渐地形成了关于“自体”的内心表象,也逐渐地创作出“好的自体”的内心表象,并执着地要求妈妈必须达到“好妈妈”的标准,也执着地要求自己必须达到“好的自体”的标准(自恋理想化,自体客体)。这刚好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执着”。
在形成“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不断地以外部对象物为参照,认同于身边的人,在行为上变得越来越像其所认同的人,同时,内化了他的认同对象,形成了他的内心世界(客体及客体关系表象)的组织结构。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认同”的这样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他就没有形成“执着”,没有形成“好妈妈”和“好的自体”表象,如果他已经5岁了,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心理功能,这个孩子就肯定是“傻了”、“瞎了”、“废了”,他就不是(心理意义或社会学意义上的)人!
但是,只有“认同”,是远远不够,因为认同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像他人。人,最终要让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独立、完整的自我,形成一个不同于任何他人的自我,这叫做“自我同一性”。会让我们感到“有”一个自我存在着。这个“有”,其实就是一个人际内化而成的“符号”,一种心理上的“执着”。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西方心理学理论中,似乎代表着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样的高度,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但是,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之后,心理再如何进一步发展呢?我想,应该有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这就是佛教禅宗所要教导人们的“戒执着”。通过“入定”、“似守非守”,或者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等手段,最终能够达到“无我无他”的一种状态。关于这种状态,并不是说真的失去整个自我(包括失去自我觉察和感知能力),而是让自己放下对外物的执着,让我们的心能够重新回到类似于胎儿的状态——自在的状态,在这种“自在”状态中,“自我”(作为一种“执着”)都不存在了,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内心的宁静、踏实和甜美,当我们不再受外物的干扰时,我们的内心(能量)可以不再执着地投注于外部客体,而是回到自身心理内部,心理能量可以在内心自由地转动、流淌……,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样一种“无自我(执着)的、非意志(执着)的、非自主的自在和自由”,便是佛家所推崇的“涅槃”状态吧。用精神分析的学说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从“自我同一性”中解放出来,重新退回到胎儿的状态中去。特别要注意,这样的退行,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减少执着,减少偏执,节省能量,获得自在和自由的良好感受,但必须同时仍然保持着自我觉察的意识和感受能力;这种状态的缺点是会让人暂时与外部世界脱节,暂时减弱或丧失“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的现实能力。
东方文化中的智慧,大概可以弥补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之不足吧。人,不可以太现实,不可以太理想化,也不可以太脱离现实、太虚无。人一种处于“有”与“无”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这样的一个无限循环过程之中。“有”是因为“无”的存在,“无”是因为“有”的存在。“有”和“无”,相对比而存在,失去其中一方,另一方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每个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有”与“无”不断地转换和相互“映照”中生活着,发生、发展、演变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度过我们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