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关于丧失的解读

作者:熊玲 时间:2010-12-03浏览次数:4430

   

 

 

  

    熊老师,我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迫切想得到您的帮助。我母亲去年11月份去世,之前母亲住院的一年多都是我在医院照顾,可是母亲去世后,自己一直接受不了,说不出来的难受,后来又因为写毕业论文,压力非常大,因为论文做得非常仓促,担心延期毕业,后来考博,成绩很不理想,然后就是找工作,连连受挫,从今年8月份的时候感觉非常不舒服,比如正在吃饭或者与人交谈的时候,突然感觉大脑不舒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要疯了似的,但能控制住,然后就想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只是偶尔感觉很累,大脑不清醒。我母亲去世后,我更喜欢一个人独处,遇到事情的时候很紧张,害怕很多人的那种闹哄哄的场合,心里总是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神经病,做事也没有信心,很自卑,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在母亲的葬礼上,按照我们那里的习俗,我和弟弟得把我母亲的骨灰亲手捧到棺木里,那种感觉记忆犹新,心里打颤,害怕,否认,我完整的母亲就变成了一堆灰和一些碎骨头,不敢相信,所以我在心里经常想还原我母亲完整的形象,但是那些骨灰的形象让我总是还原不起来,感觉那些骨灰逼迫我接受母亲离开的事实,那些骨灰让我对母亲的感觉支离破碎。在母亲刚去世后的那几天,晚上睡不着,手放在自己身上,感觉摸到的就是母亲的身体,亲切的同时感觉很可怕,偶尔会想起母亲直挺挺的躺在地上的时候,还有母亲冰冷硬硬的手指,当时我感到莫名的害怕,想去握住却不敢碰,我觉得自己很罪恶,怎么会对自己挚爱的母亲产生这样的恐惧心理呢,我一直感到很自责。还有就是母亲身上穿的寿衣,到现在我都害怕,只要是那种质地的和颜色的衣服,我都害怕。现在看到一些关于死亡的东西,心里就不舒服。很想念母亲,想起来就会掉眼泪,虽然母亲生病的过程我一直陪在身边,但还是走不出来。社会功能受到一些损害,看到书上介绍过一些治疗方法和理论,但是感觉自己治疗自己很困难,急切迫切盼望得到您的帮助。非常感谢,不胜感激。

   

 

    


    人的痛苦和相关的恐惧情绪,是跟人受到内外在的心理打击有关的。你所经历的是人生重大的创伤事件——最亲爱的母亲离去,这对任何人都会造成创痛。亲人丧失是对人构成打击中排列首位的创伤事件,其沮丧、抑郁、无助、恐惧等负面应急反应会持续几个月—几年不等。从你的应急反应的程度看是过强了,这或许跟你的过于敏感、在意外界看法的个性有关,或是跟你从小过分受到保护、内心缺乏安全感有关。总之出现持久的非常态的应激反应,要考虑当事者的个性心理方面的脆弱点。走出亲人丧失的恐惧感,你可以通过自我思考并回应几个问题:


    ·可以接受母亲死亡这一事实吗?在你小小年纪遭遇母亲去世,这一丧失之痛未免来得过早,虽难以承受也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事实是残酷的。面对现实我们唯有承认事实,不被丧失淹没,我们唯有承受残酷的事实。


    ·为何“我觉得自己很罪恶,怎么会对自己挚爱的母亲产生这样的恐惧心理呢?”这是一个恐惧死亡,还是畏惧罪恶感的提问。你过重的应激反应情绪,和你内心的恐惧感可能跟你的罪恶感有关。人们可理解因亲人丧失而有的悲伤,却费解因想到死之人而有害怕继而很罪恶。我们知道,罪恶感的形成是与人犯了有违良心,且是邪恶的事情有关的。因此得询问自己,你有过有违道德良心的事情吗?当然没有,那么要考虑,其自责和罪恶感应该是你无意识的理想自我的反映,换句话,是你过重的超我或自卑心理的反应。表面看,是你理解事物缺乏清晰度与边界感。比如,我们感到了你对母亲离世而生的恐惧,但我们也看到了你在想象中,把体验到死去的母亲和她死亡的场景(如骨灰盒、寿衣等、送葬等)的恐惧,视为了一种对母亲的恐惧。


    所以,若走出因丧失母亲后的心理阴影,你需要分清楚,你的意识里(道德观念)不该对挚爱的母亲怀有恐惧,这是对的,但你把对体验到的对亲人丧失的恐惧,无意识地等同于对慈母的恐惧,是荒诞的,这样对自己施加非道德的罪名是残酷的。



    往往使人感觉莫名痛苦的,并非是事物本身的残酷性,而是人非理性地将责任拦给自己,所形成的那深层的负罪感。


    ·缓解死亡恐惧的最好做法是:学习并接受分离,可以借助形式上一次又一次的与离世母亲的告别,而达到心理上适应与母亲的分离;心里边为母亲在天国的安宁而祈福;然后珍重母亲给予你的生命,诚实地做你要做的事,快乐地过你现实的每一天,以使在天国的母亲为你开心,为你放心!


    ·关于丧失,本是每个生命主体都要面临,也都要深思的课题。如果某人深陷丧失之痛不可自拔,这意味着你有恐丧失的不仅是某个亲人,而是恐惧自身内部更重要的东西——被宠爱、被关照、被依赖、被接纳…的丧失;害怕丧失,也意味着在警示你,必须成长一种独立自主的个性,和面对世界的勇气。


    如果我们正经历丧亲之痛,痛苦的意义应在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感受丧失的同时,觉悟着生命的脆弱、珍贵与高贵,你会重视生命的当下,为在生之时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思而活,那么即便有某种丧失来临,你才不至于惶恐不安或患得患失。人生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免除死亡,但可以免除(或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没法在自己失落时不流眼泪,但可以设法让脆弱的心不再那么畏惧。前提当然是,在你有生之年能善待自己,并尽其力完成你的一个一个心愿。这叫这辈子对得起我的生命。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0.12.3.


   熊玲相关文章: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

   为什么老是脸红

   可以除掉自卑吗

   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议

   脆弱的本质

   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

   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我为什么总被“想意外死亡”的念头所纠缠

   任性的性欲

   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