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黑暗中那束幽光

作者:熊玲 时间:2011-12-13浏览次数:412

   

——体验《比昂,思想的盛宴》工作坊有感(1)





    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值得我记忆的3天。苏晓波在北京开班《比昂,思想的盛宴》工作坊,以一种神奇之力吸引了从不一个人出远门的我,独自飞往北京。

 

    我天生的方向感障碍,远出一定得跟随。10号中午,老公送我到双流机场再看到我进入安检口他才离开。3点到北京,之后我辗转折腾到傍晚6点才到工作坊附近的酒店,其经受的感觉令我哭笑不得。尽管朋友给我说的路线很清楚,但我必须分离“跟随”时,再清楚的方向于我是黑暗。这份哭笑不得,是惩处我方向感障碍的症候,我认了,认得心服!因为任何障碍的解放,必然有相同的代价。

 

    换喻地想,人能承受代价,又何尝不是穿越人心理黑洞的一束光亮呢。

 







    品味《比昂,思想盛宴》的碎片:


    •三天,又一次领享到苏晓波讲课的风采——自然流畅,神迷悠扬,深入浅出,虽意犹未尽也回味无穷。。。。

 

    •第一天上午,“盛宴”依次出席的意象画:神采烁乐(老年初期)的比昂、亚当与夏娃(?)、星空下的婴儿、思想者、哥白尼、达尔文、弗洛伊德、荣格。。。。每一幅画的背后道出了一种韵味:思想的起源源自人对分离的恐惧、无助;对匮乏的觉知;对宇宙神秘的好奇;对禁忌的诱惑;对“无-有”再到“无-有”的无限的追寻。。。。

 

    •苏老师认为,在心理学领域称得上思想家的有三位:弗洛伊德,荣格,比昂。

 

    弗洛伊德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的潜意识,他认为,人是一团看不见的模糊的潜意识欲望,个人无意识是人的主人。他的思想告诉,我们在无意识世界里怎么生活?

 

    荣格认为,人的世界是魔幻乐园,集体无意识是人的主人。他的思想研究,告诉我们在魔幻的世界里怎么生活?

 

    比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人必须从无(O)中,从不确定中开始学着什么。他的思想研究,告诉我们在不知道的世界里怎么生活?

 

    感觉他们都是,终其一生在神秘恐惧的黑暗,与平凡怪诞的现实之间穿梭,发现和贡献着他们神奇的才华。

 

    •比昂思想的核心:无中生有,不确定,无限。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哪里有不知道,哪里就有思想。

 

    •我们必须报持对不确定、可能性的尊重。

 

    •某样东西一旦定位,它就死了;物体有名字,但没有情感;固定、计划等虽好,但缺乏新奇;如果你相信一个答案,意义也死掉了。

 

    •最经典的语言(思想),具有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功能。

 

    •人是文化的符号,是♀(代表容器)与♂(代表容纳物)不断磨合的产物;在一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不确定是可怕也诱人的;组合之后的结合是不可想象的,可能性是无限。

 

    •关于匹配。两人之间,力量的匹配很重要,一份持久而和谐的关系,取决于他们的气场匹配,即分别一方有对另一方Hold住的力量。与异性的关系(心理上的性关系)跟其他事物的关系也一样,是长久还是早泄,取决于力量(吸引力)的匹配。

 

    足够好的关系,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而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是在于能够以局部匹配。人的匹配的变化维度很大,需要多角度。但多数人的关系之所以早泄,是因为他们说“不般配”,其实是他们按着“完全匹配”建设关系,这样完美的匹配要求的结局,多半是“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人都是不能容忍“了解”对方原来有诸多的欠缺。

 

    可以说人间的事,并非误解制造麻烦,而是了解招来烦恼。人间的黑暗,是来自人性之恶——怨恨同胞的欠缺。

 



   

 

 

    比昂思想的伟大,在于他(它)终生为着“在黑暗中寻找那束幽光”,即对人性特殊存在的悦纳,对匮乏的尊重与穿越。

 

    •关于寄生性关系: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依赖与被依赖,或说施虐与受虐的客体关系。这是中国常见的关系模式。

 

    我觉得,这样的关系下,许多个体是主体丧失的,即我是非我的个体。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感觉悲苦:做人好难啊,因我找不到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所以我们才为了解救悲苦,而必须在“不知道”的黑暗中去寻觅一束束幽光,以看清自己的面庞。

寄生关系即是剥削性关系,虽说剥削的本质是互为,但其结局差不多是分裂的。所以这样的关系是悲剧性的。真不知,为什么中国会盛产寄生性关系呢?

 

    •关于连结与逃离。其实,连结与逃离都是人性的需要。寄生性关系,是令人逃离的粘连关系。

 

    苏晓波讲到,复杂万变的关系中,人最难的是如何在拥挤和充满汗味的人群中,保持内心是甜和宽的。他说比昂的思想告诉我们,你得去和一个你不得不接触的人保持一个好的间隙,即,我们需要在连结与逃离的关系中,学习一种相处的艺术:保持一个距离、节奏、时间、角度、强度。。。以便你能有点自由的代谢你的情感需要。

 

    你若受不了粘连或控制,那么调整逃离的关键:闪展腾挪,换角度,换频道,分离。

 

    •比昂告诫,我们对美的(匹配)邂逅,不要贪婪,不要留恋;因为人对真理的探寻,对美的追求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故应不拘泥细节,不停恋片断。

 

    •关于停顿:迷失在忙碌中的人,宁可带着荒谬奔跑,而不愿时有停顿中醒来,以看清他的真实需要。。。。

 

    每个人都带有原生家庭的、集体无意识的(♀+↑)你自己代谢不了的深重情感,你转化不了的记忆,那么你得思考:至少怎么从心理层面承受你所处的生活位置。


    人处倦怠、虚无、躁郁之时,都透视有无法代谢的情结或愿望,都提示你需要停顿,以为代谢愿望储备力量与方向。。。。停顿--保留--回味--发现,是需要学习的人生课程。在这个充满魔幻的世界里,我们都必须去发现属于自我的位置,去找寻能穿越自我心里魔幻的那束幽光。(待续)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1.12.13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