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为何叛逆自我愿望?

作者:熊玲 时间:2014-01-17浏览次数:397

      

 

 

 

 

 

       K记者来电话采访的问题:许多女性反应,她们购物时,经常性买了错误的,或不想要的东西,之后很后悔。请熊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

 

     听到这一问题,感觉平平,因这现象很常态呵。转眼一想,“经常性买错东西”,也挺怪异的。我的回答是:女人通过购物,购好的物品,以使自己有掌控和拥有的快感。但为什么经常性(购错物)失误?有点费解。这一现象像类似心理学上的“口误”行为。

 

    先理解口误,会令我们容易去理解失误行为。我们都知道,口误是说了违背自己本意的话,但如果人经常性口误(或词不达意),就有些非常态了。那么常口误的人,说明在他内心有很强的违禁冲动,即:违背自己禁忌的愿望,比如,一个人有阻止自己吸烟的想法,但同时也存在背叛这个想法的愿望,只是后者被压抑了,没有觉得。

 

    被长期压抑的愿望,不等于熄灭了,它会通过各种怪异的途径暴露出来,口误是一个常见的途径之一。

 

 

 

   

 

    行为失误也一样。

 

    经常性买错东西,充其量是行为失误中的“感冒”,但若经常性发生意外事故,可算是行为失误中的“中风”,后果严重得多。跟口误一样,经常性买错东西,说明在当事者内心有着被抑制的违禁愿望,他常常做了(买回了)自己不想做的(不想要的东西)。这背后有两个动因可解释,一是追求的购物行为本身,而非购到物。即,是“购”这一过程令人有掌控的快感,拥有物品不是目的,领享购物的过程才是目的。只不过是无意识的,因为意识层面是想要购到物。

 

    购错物的第二个动因是:被压抑的破坏欲望,也即是前面说的违禁愿望。有买到东西的愿望,但同时有违背买到东西的潜在愿望,最终通过买了不如意的东西,实现了这个违背。违背,是一种以破坏目标,实现与意识相悖的想法。所以,违背也是一种破坏行为。如前所讲,人的失误行为,是通过怪异的途径暴露了内心被压抑的违禁欲望。

 

    这个采访话题,令我联想到有人感觉痛苦的问题:为什么我总是做些自己很讨厌的事情?或者,为什么我最不愿的事情总是发生?

 

 

 

    

 

     例子:30出头的Rongli过得很不快乐,他讲了两大困惑:(1)一直做作自己很不想做的事,有些是不喜欢的,有些是很讨厌的。比如,现在的文秘工作,学习开车,是我最讨厌的事情;还有锻炼身体,带孩子,是我不喜欢做的。(2)不相信自己会好,会成功。比如学开车,本来练习得比较熟悉,但一旦考试就紧张,身体僵硬,影响考试。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内心都会有个强劲的声音说“不行”或“考不过”,结果也如此。

 

    这两个困惑与“失误行为”是同性质的问题,只是比其“总购错东西”造成的困境要严峻,其缘由也更深层。

 

    人做作自己不喜欢,甚至很讨厌的事情,如果排除情非得已的原因(比如为了生存),而他的这一做法又令自己很纠结很痛苦,如Rognli的情况。那么这一现象本身,表达着当事者内心需求的紊乱,或在当事者的个性里有着分裂样的自我意识。

 

    一般而言,当人觉得所做事情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会心生厌烦或无动力感,然后会放弃。Rongli就像强迫性患者一样,明知应该放弃不感兴趣、不开心的事情,但就是放不下,令我们很容易理解到,或许他的潜意识就不想放下。换句话,是他潜意识有种强烈的感觉很喜欢做那些不快乐的事情。这实际就是内心的一种破坏欲。

 

    一个人,只有在他的内心深处埋有强烈的违禁欲望(或是反叛冲动),才可能干着悖论行为。凡是控制不住地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都说明了,人的无意识力量远大于人的理性。

 

    好像Rongli是一个勇于背叛自我的人,他总是与自己唱反调,一直做作悖逆自我意愿的事情。那么,Rongli哪来那么大的无意识力量,令他总是干着自己讨厌的事情呢?

 

    借他的话进一步解析。他说:在我紧张焦虑时,我心里总会有个背景音乐冒出“不可能顺利”“不会好”。还说,这个背景乐音衍生到了生活的各处,只要做些需要成绩的事情,就一定会紧张。一旦紧张焦虑,肯定是不好的结局。(这样的预期实现,又加强了他“不会好”的认定)

 

    他的表达,很清晰反映出他内心驻扎的自我角色:一个是做不好事情的坏我;一个是定义并监审坏我的判官;还有个害怕判官的怯我。 同时可看出他心里的关系模式:坏我反抗的是判官;怯弱的我,因恐惧而既躲避判官,也回避坏我。用客体关系来看,他内部关系的配对,存在两对冤家关系:一对是“控制的父母—愤怒的小孩”,一对是“瞧不起人的父母—破坏性的小孩”。

 

    这就好理解他的现状,为何“总是做些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事情”。原来,他完全无意识在重复早期父母与他的关系。即,他的过去:爱指责的父母——错误的他,互动的语言“你真是没用的家伙——我的确没用”;他的现在:代表判官的自我——做错事的自己,互动的语言是“你做得不够不好——我真的做不好”。

 

    现在他逆反自己的意愿,犹如在逆反父母的意愿;做作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犹如做作不被父母不喜欢的自己。

 

    人内心自我的好坏,和好坏我的多少,是来自形成价值感的早年,被赋予了什么和赋予的多少。孩提的人,是纯净的天籁之身,本不该有好坏之分的。坏与好的自我形成,是每一代父母有对好坏界定的分别心所致。

 

    不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好的自我也有不好的自我。若一个表现很糟,或没有满足感的人,其内心不好的自我占强势,他要么很自卑,要么很有破坏性的攻击。反之,内心好自我占优势的人,常感觉到自足自信。

 

    通常情况,内心坏我感强烈的人,一定说明坏我的正常需要严重缺失。比如被爱、被接纳、允许表达不满、释放愤怒等,这些是个体最真实的自我需要。可惜这些需要,在许多人的经历中,是被代表判官的父母(渐渐被内化为自己的判官)所忽视、所压制,从来就没有被满足过。更糟的是,内化的父母,从此变成了讨厌坏我、不接纳自己的自我判官。

 

    在“不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人那里,都因为他的真实自我,早被自己的假我埋葬,准确说,是被自己的假我所抛弃。因此他早已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真我。

 

 

 

   

 

    心理学把不被自己认可但又甩不掉的自我(需要),称为假我。虽然那些假我,也是自己的部分,但是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自身不被喜欢的部分,正是从小感受到的自我角色:怯弱,笨蛋,不听话,没出息,等等。这些角色被定格在内心,总令人不爽也不想要。于是有的人,为改变坏角色而努力使自己变得有出息;有的却很不幸,为消灭坏角色成为了终其一生的使命,而陷入与坏色作斗争的强迫性循环。

 

    因此说,人的类型,或人的个性是由无数的自我组合而成。人的欲望冲动,取决于哪些自我占上风。而人的行为取向,也肯定取决内心哪些自我的声音更强烈。

 

    同理,人的生活质量是和谐还是纠结,是取决于你内心活跃的什么样的角色。也取决于内心必须的选择:是带着愤怒继续跟不好的自我抗争,还是善待自己的每个部分,即接受自己的每个自我面向?

 

    如果说人小时候是没办法选择自我角色,那么当你真的长大了,完全是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你想要的,拒绝你不要的。关键是,你能否清醒地认识自己,内心有多少是你讨厌的、不接受的角色?能否开始逐一摘掉他们是坏角的帽子?

 

    一切改变均有可能。当然前提是:你愿否改变自己,又能否认识自己。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2014.1.17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