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停顿的隐喻(1):空

作者: 时间:2017-07-04浏览次数:97


    停顿的隐喻之一:空





       空即无,即满。人心的容量是无限,也是有限的。用两种人来说明,一种是唐僧型,他(她)永远不停的叨念本身,意味他“盛有”无限多的诉求,而又不断溢出那滔滔不绝的正经的废话,也即意义空无。这犹如祥林嫂,内心满是忧患的包袱,没有喜悦的位置,所以她只能不停地哀怨和诉苦。还有一种是悟空型,他(她)充满灵性与快乐的人生,则来自那永不歇息的欲望——对真善美的追求。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报持有对无限欲望的甄别,和有节制地满足欲望的不断的顿悟。
    
       叨念是体内废物向上的排泄,错位的排泄,象征着动机与目标的紊乱。或许,我们惟有维持净空的心,方能容纳新的物;也或许,我们只有在追逐的停顿中,方能感悟那句哲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谛。


    
       人们往往是,执迷“有”也迷失在“执迷有”,而不能忍受“无”,更不能承受“无”所象征的种种丧失。比昂认为:如果存在着“无”,就一定存在着“有”,精神分析背后的不变性,就是“有”与“无”之比。但心理疾病者,正是缺失“有”与“无”的变通,而固着“万无一失”,或只可“有”,不可忍“无”。比如,强迫性神经症的多种表现背后,是不能忍受事物不存在的心理,即他的内心存在着一种“不存在的事物”。那些不存在的事物包括:被爱、荣誉、接纳、上等人、理想爱人等,它令强迫症患者不安与恐慌,为填补恐慌感,它(即不存在的事物)成为他强迫性追求的目标,但始终挣扎在虚“有”的目标中。
    

       其实,匮乏并非来自“无”的存在,而是源自对“有”的迷惘,饱满也并非来自“有”,而是源自对“无”的承受,以及对匮乏的修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亲密深处的存在孤独

     熊玲:缺陷抑或缺爱

     熊玲:借“房人树”看情感类型

     熊玲:概念移情与诱惑

     熊玲:依恋,那熟悉的陌生人

     熊玲:“强势”为何讨人嫌?

     熊玲:这样说。。。不如说

     熊玲:检视爱的容器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熊玲:戏说欲望

     熊玲:自恋的代价

     熊玲:骗子为何找上你

     熊玲:亲密的关系控制

     熊玲:是爱还是逃避爱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