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心理治疗动态

小小: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作者: 时间:2019-03-27浏览次数:141

    
   生存活动是以生存需求为目标所进行的各种操作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活动都能够在积极、有效的行为中顺利完成,但也可能有一些是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没能完成的。在没能完成的活动中,也可能有一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即不能完成又非常重要的活动将作为现实问题困扰我们。这种困扰实际上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体验。当情绪体验在一段时间内仍无法释怀时,现实问题变成了心理问题。
                       
一、需求
   需求是活动的目标,包括了有利于生存的所有必要及相关条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离开它生命就不存在。比如:食物、空气、水、睡眠、体温、健康、生命安全等。
   性也是一种生理需求,是延续生命的需求。由于抚养下一代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它是在人客观上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的条件时才出现的。
 
2、自主需求
    自主需求主要体现个体的主权,是一个人独立、平等生存的必要条件。
   以皮肤为界,皮肤内的一切归自己所有、受自己支配,不愿意被否定、被强迫、被侵犯、被限制等。
   自主需求的满足可最大限度的捍卫个人主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能力,对于自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知识需求
    人出生后,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有探索、掌控的欲望,以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利用世界。其中以了解客观事物可否满足需求、具体的操作程序等为主要目的。
 
4、保障需求
    保障需求主要是关于生存环境、生存物资等方面的需求。从最初
与其他动物一样的搭建窝、储备过冬食物等,到现在人为自己准备的越来越具体、越全面、越长远。为生存提供了更长期的生活、健康、突发状况等方面的预期保障。 
 
5、归属需求 
   人类个体无论在力量、速度、体型等方面都不是动物中最优秀的的,群居生活是人类所选择的一种共赢的生存方式。它与生理需求、自主需求、知识需求、保障需求一样,对于个体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归属需求作为人力资源保障,通过相互参与的方式,使每个人在能力不足或能力有限时仍可以正常满足自己的需求。其归属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5、1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是在自己能力不足或能力有限时可以享受到的无条件帮助的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
   无条件的帮助其实也不是完全的无条件,它可以通过传递的方式获得。比如亲情关系,在幼小的时候得到父母的帮助,成为父母后为孩子提供帮助。这种方式使得人在生存的各个阶段都“具备”能力,基本上也能够保持个人的总体付出与总体得到的平衡。所以,从整个人生过程来看,每个人都只做了自己的事。即使在抚养关系中,也不存在谁欠谁之说。
 
5、2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是多个个体共同付出达到个人无法完成的、难度相对大的目标。通常以利益均分或付出多少计算回报。
 
5、3交换关系
    交换关系是通过自身具备的能力交换他人的能力,可基本保持得到与付出的平衡。
 
6、需求的关系
   需求是人的共性,如果说生理需求是关于生命的需求,那么,自主需求就是关于独立、平等的生命的需求。
   知识需求、保障需求、归属需求即可视为相关需求,又可视为满足生理需求与自主需求的必要手段。因为它们并不是人生的根本目标。
 

二、生存系统
   我们的生命本身具备了一套完整的生存系统,系统内的功能各尽所能且合作有序,为需求的发生、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同时,系统将其中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了记录,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应用。
   
1、感觉
   在生存系统中,感觉负责提供生理需求的信息,其中不符合生存条件的感觉是不舒适的,符合生存条件的感觉是舒适的。不舒适到舒适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引导了趋利避害的行为方向。
   为了生存,人需要给自己提供食物,需要保持适合生存的体温,需要维护身体的健康等。那么如何才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呢?饿、饱、冷、暖、疼这些感觉都会为我们提供及时、准确的消息。
 
2、行为
   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发出的动作,在系统中承担具体的操作任务。
   从最初的叫声到肢体的灵活使用,人的自身能动性逐渐发挥作用,行为能力也不断提升。从借助他人的行为到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等,行为都是满足需求的唯一途径。
     
3、感官
   感觉提供了生理需求的信息,行为实施满足。然而,在需求与行为之间,不得不借助也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客观事物。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是对我们有帮助的、哪些是对我们有伤害的,以便采取应对措施。那么,识别客观事物的任务就由感官来完成。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提供的关于客观事物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形态等信息,用来区分不同的客观事物。
   感官从不同视角对某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描述,视角越丰富,指向性越明确,视角越单一概括性越强。
 
4、情绪
   情绪因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弊关系而产生,是因客观需要为自己提供的的能量,在生存系统中负责提供行为的方向、程度等。比如:
    恐惧:在能力不足以抵抗对方威胁时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大喊大叫达到求助的目的,也可能会快速逃离现场,尽可能的远离威胁。
    愤怒:在有一定的能力,自己被侵犯时的不满情绪。可能发出攻击性行为。   
    惊恐:针对不明方向的威胁时的情绪反应。因为威胁目标不明确,通常有四处逃窜的行为。
   焦急: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时的情绪反应。支持加大行为力度或采取其他措施。
   焦虑:焦虑与焦急不同,它不是简单有所指向的单一情绪,它是在某种情绪被某种想法否定时的状态,支持在情绪与想法之间做出选择。在没有做出选择之前,不容易支持行为。
 
5、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储存、重现的功能。其中记是储存信息的过程,忆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三、生存活动
   活动的两要素为目标和措施。生存活动就是以需求为目标,采取各种行为满足需求的过程。
 
1、可完成活动  
   在需求发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一切手段直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在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法达到目的时发泄情绪。比如在不得不分离、不得不失去时,人会有悲伤的情绪,哭泣的同时将不满情绪释放。
   因此,在一项活动中,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情绪能够充分支持相关行为或发泄后,身体能量恢复到平衡状态,标志着此项活动完成,甚至与是否达到目标无关。
   
2、未完成活动
   实践结果表明,由于人的特殊性,某些行为也的确会因某种原因不能发出,某些情绪也的确会因某种原因不能表达。那么,因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不能充分支持相关行为或表达,活动以未能发挥作用的情绪作为结果时,成为未完成活动或遇到现实问题。
 
3、现实问题
   在未完成的活动中,有一些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或者说是我们不愿放弃的。这些活动以不满类的情绪作为结果,想要继续完成活动,只是苦于无计可施。
 
4、未完成原因
 
4、1外归因
    因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的活动为外归因性未完成活动。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校遇到校园暴力,自己没有能力应对时产生恐惧情绪。恐惧所支持的行为之一是求助, 即借用别人的能力帮助自己完成活动。在得不到帮助时恐惧所支持的另一种行为是逃避,即不去学校上学。然而,当这个行为又不被允许时,因没有有效行为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成为未完成的活动。
   无法完成的活动通常了解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弊关系,情绪指向带来伤害的外部原因,只是由此产生的情绪无法支持行为。
 
4、2内归因
    因观念对需求的否定而不该完成的活动为内归因性未完成活动。
   比如一个小孩在心爱的玩具被其他小孩拿去时,非常愤怒,想要夺回玩具。而某种观念将其解读成小气、不懂分享等,用“道德”来审判夺回玩具的行为,使得行为终止。
   不该完成的活动在观念的干扰下,通常不了解需求的合理性,也就无法正确判断客观事物与自己的利弊关系,甚至将侵犯自己的客观事物解读成合理的而产生羞愧的情绪。在遇到重要的、不愿放弃的需求上体验冲突情绪。
 
四、认 知

认知是关于客观事物可否满足需求、如何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认)基于感官输入的客观事物物理特征的信息,(知)基于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与自身的利弊关系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等实践结果。
 
1、感知
   人最初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天生自带的。比如,对体型大于自己、高于自己的客观事物,对异常的、震耳的声音等持有危险类评价。所以,当成人蹲下来、温柔的与孩子交流时,他们更放松。这些评价都基于感官输入的客观事物物理特征,我们称其为感知。
 
2、认知及应用
   随着实践的进行,客观事物被重新评价。这些评价是基于客观事物的表现以及实践结果,经由储存、对比、归类、验证、确定等过程形成认知。因此,认知的形成不不可避免的受到生存环境、自身经历的影响。
   
   认知的应用对于人来说是利弊相等的。生存实践中成功的经验与 失败的经验都可能被推广使用。其中未完成的活动也可能被当做经验推广使用。
 
3、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认知产生情感的过程,用来支持对应行为。其中可完成活动的心理过程为:感官输入的客观事物物理特征的信息(认)、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与自身的利弊关系及操作程序(知)、产生(情感)、发出(行为)的过程。
    未完成活动的心理过程为:感官输入的客观事物物理特征的信息(认)、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与自身的利弊关系以及操作的不可行性(知)、产生(情感)。
 
4、心理异常
   心理过程可简单的分为正常和异常。
   对于某种客观事物的情绪反应或所表现出的行为与社会普遍认可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或某种观念不符时被称为心理异常。
        
5、泛化  
   当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客观事物触发,且与其相似、相关或含有某种特征的客观事物也可引发情绪为泛化。
 
6、泛化的原因
 
6、1活动发生比较长时间后,其中某些识别信息被忽略,所保留的图像、声音、动作等易于记忆的信息作为反应条件可引发情绪。通常有可能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活动信息。
 
6、2同类活动重复发生后,经过归类、统合等,所保留的含有某种共性或特征的信息作为反应条件可引发情绪。因形成记录时所输入的信息就是相对简化的,通常不容易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活动信息。
 
6、3活动发生时间早,比如在语言形成之前。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具体或不完整,所输入的信息就相对抽象等。通常不能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活动信息。



五、心理问题
   现实问题发生后,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经过了记忆周期)得不到解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问题。它即是未完成活动的延续或推广,也是认知应用。
  因其产生原因及影响范围分为几种类型。
 
1、外归因性心理问题
 
A、心理记录形成后,尽管早已时过境迁,在输入与现实问题相同的信息时,仍重复体验不满情绪。现实中被伤害了一次,而心理层面却被伤害了N次。
   对客观事物的识别(认)与现实问题一致,未泛化。对客观事物的利弊评价(知)符合社会道德观,心理正常。
   比如:一个小孩被一个大狗伤害过,再次遇到它或想起它都觉得恐惧。
 
B、类似的反应条件可引发不满情绪,复制出N个同类问题。
   对客观事物的识别(认)出现泛化。(知)符合社会道德观,心理正常。
   比如:一个成人惧怕一个小狗,通常觉得他不该害怕,但也可以理解他可能被狗伤害过,而承认他的情绪或行为。
 
C、由量变到质变,某种“无关”的客观事物也能引起不满情绪,心理过程不符合社会道德观,被称为心理异常。
   比如:一个成人害怕一个毛绒玩具,通常不容易被理解,被视为心理异常。其情绪反应条件可能只是基于感官所提供的唯一的图像信息,如同杯弓蛇影。
   从本质上讲,他的心理过程并不异常,只是由于情绪反应条件泛化到普遍认为的没有逻辑关系的领域,或者说是旁人无法理解的领域而已。
 
D、一类的“无关”因素或更多的“无关”因素可引发不满情绪,
(认)出现泛化。(知)不符合社会道德观, 心理异常。
    比如: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或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等。这些可观察的情绪或行为更不容易被理解。
   
1、5发作
   发作是在情绪无法控制时或被情绪掌控时所发出的行为或发泄的情绪。
   发作本身是为了减少压力所采取的措施或被动的释放过程,也是人保护自己的最后一个措施。
   外归因性心理问题在情绪无法掌控时,可能出现与情绪对应的偏激行为。比如愤怒所支持的攻击性行为,是在被动的完成未完成的活动。
 
2、内归因性心理问题
 
A、由于观念对需求的否定而产生冲突的心理,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缓解,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记录,重复体验心理冲突。
   (认)未泛化。(知)符合错误道德观,被视为心理“正常”。
    比如:一个被性侵的女孩,当持有错误的道德观时,有羞耻情绪而不报警,不采取进一步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
    羞耻是在对别人造成伤害时的情绪,支持补偿对方或惩罚自己的的行为。当错误观念占主导时,甚至出现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
   从本质上讲,心理冲突本身就是心理异常,它不同于两种或多种目标的选择问题。因为选择是了解两个目标都是合理的,只是评价哪个更重要而已。而冲突是对同一需求的合理性持有两种相悖的评价,无法支持积极主动的行为。
   
B、一类的客观事物可引发冲突的心理,(认)出现泛化。(知)  符合错误道德观,被视为心理“正常”。
   比如:受侵害的女孩在与其他异性接触时出现焦虑情绪,而无法进行正常交往。
 
C、冲突情绪无法缓解或被触发时,通常无法识别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弊关系,可能将出现情绪的背景因素如某个场所、物品等关联成因果关系,形成新的认知。新的情绪反应条件(知)不被社会所理解,被称为心理异常。
   比如:女孩在与其他异性接触的环境中出现了焦虑情绪,而本人并不了解情绪的原因,将这种环境或活动本身当成了情绪的反应条件,开始回避这样的环境或活动。
   此时,出现了与外归因C同样性质的问题。即“无关”的客观事物可引发不满情绪。
   从本质上讲,新的认知恰恰使得情绪有了假设的原因,心理更倾向于正常。因为正常的心理过程一定是有了对某种客观事物的利弊评价才会有情绪,再由情绪来支持对应的行为,只是这个评价选错了对象。
   
D、 一类“无关”的客观事物可引发异常心理过程,出现了与外归因D同样性质的问题。然而,它们的泛化路径却不相同。外归因由认错发展到知错,内归因由知错发展到认错。
   比如:女孩在类似的环境或其他活动也能引发不良情绪,这些环境或活动被当成新的威胁或痛苦原因,使得个人行为或社会功能进一步被局限。
 
2、5发作
   内归因的发作与外归因不同,由于阻碍活动完成的客观事物通常被解读成合理的,因而发作时并不了解冲突的原因,没有情绪的方向,也很难有积极的措施。
 
3、心理障碍
   泛化发生后所形成的错误认知“创造”出了一些问题,将客观上完全没有逻辑关系的客观事物当成了威胁对象或痛苦原因。理论上将这些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其实在主观经验的影响下,我们的每一个新的不符合客观状况的
认知,都建立了错误的因果关系,都给自己设立了障碍,只是对自身行为的影响程度和被社会的理解程度不同而已。
 




六、神经症
    内归因D型心理问题被称为神经症,即某些“无关”因素可刺激异常情绪反应。以焦虑发作为例,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神经症的种类。
 
1、焦虑发作
    焦虑发作是强烈的焦虑情绪失控时的被动释放过程。
    然而,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在最初引发焦虑的环境中,一定存在某种反应条件引发了焦虑情绪,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图像等。由于这个反应条件是抽象的,又是被当做无害的,所以很难被发现。
   本人很难理解自己的情绪、找不到情绪得原因,也因此不能够采取有效行为去满足这个被否定的需求。焦虑情绪持有状态为(焦虑症)。当情绪无法控制时被动释放为(急性焦虑发作)。
 
2、惊恐发作
   惊恐是不知危险来自哪里时的情绪反应。焦虑发作本身带来一种不舒适的体验,而本人无法了解它发生的原因。就会将所有可能的因素当做威胁,焦虑发作转为(惊恐发作)。是对焦虑发作进行因果分析后形成的新的认知。这个认知使得本人更加无奈。 
 
3、预期焦虑
   焦虑发作或惊恐发作本身作为一种痛苦,成为一种现实威胁,使人有所担心,在没有解决办法之前出现(预期焦虑)。
    预期焦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遭受同样的伤害,可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行、回避等防御措施,严格加以防范。这个看起来“异常”的行为对于发作本身并不异常,因为任何人在无法了解一种威胁来自哪里时,都会小心翼翼,如惊弓之鸟。
   
4、场所恐惧
    因为本人并不了解痛苦由什么而起,所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是最基本的解决办法,这样可以采取对应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
    重大的伤害事件可能产生新的认知。如果在某些场所出现过焦虑发作,可能认定是这些场所引发了痛苦。(恐惧症)是认错了对象的恐惧,由于此心理过程不符合社会道德观,被称作心理异常。 
    新的认知对痛苦有了一个解释,如同未判刑比判了刑更让人不安。尽管这个新的认知并不是真正的原因,但至少为行为提供了方向。
   当然这些错误的认知不断地引导异常的心理过程,所采取的行为也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5、神经症种类
    因情绪是否发作、情绪类型、情绪反应条件、泛化的领域,以及缓解情绪所采取的防御措施不同,将各种症状命名为各种神经症。
   
七、问题的实质
 
1、需求
   了解需求的重要性、合理性才能正确评价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了解自己的权利才能提供对应的情绪,也就是提供正常的心理过程。
 
2、生存系统
   情绪只与评价有关。情绪本身没有错,情绪所支持的行为也没有错。情绪一定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为行为提供方向及力度。
   功能本身从没有问题,心理过程本身也从没有问题,都是生存系统正常运行的结果。
 
3、现实问题
 
3、1 行为
   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进行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状况,只要有措施就不会有问题存在。
   人虽然不可能达到所有的目标,但是人可以完成所有的活动。在需求发生时,最积极的措施是采取直接行为满足它。其次,在达不到目标时表达情绪,间接地完成活动。对一个人来说,愤怒而不能攻击、恐惧而不能离开、失去而不能悲伤才是问题的根源。
 
3、2观念
   价值观、道德观本身是对生存意义的解读,是对生存需求的维护,是更好地保持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行为规范。
   真正的道德不是放弃自己的需求,而是不损害别人的需求。当一个人总是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时才被认可,可能会逐渐改变活动目标,失去了自我。帮助别人也一定是在自己有能力、有意愿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哪个条件不符合,都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4、心理问题
   满足需求的唯一途径就是行为。由于某些干扰,使得我们的行为越来越被动,长时间的无法行驶自己的权利,导致心理层面出现了某些痛苦。而痛苦本身并不是因,而是果。就像我们的身体,没有受伤是不会疼的。心理问题正是以痛苦的方式提醒我们问题的存在。
 
5、心理学
各种心理学分别从人的认知、心理过程,以及生存活动的需求阶段、情绪阶段、行为阶段入手,为我们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重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客观的评价客观事物与自己的利弊关系,使用当下的能力满足自己,真正的达到知行合一,开始新的生活。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