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药物与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修订版】

作者: 时间:2021-04-18浏览次数:8


01


药物的心理效应。凡是药物,都有它的心理效应。就如凡药物,除了它有治疗功能也都有它的副作用,是一个道理。


据统计,看门诊的病人中有70%的人有抑郁情绪,其病的好转或治愈,多是因为感觉自己看了病吃了药,准确说,是看医生、吃药这一过程陪你度过了病期。如患感冒,若你没看病的条件或没药可吃,实际是能自愈的。


再如,有位焦虑症患者,他读大学开始服用阿普唑仑2颗/每日,每当考试前,要加服2颗药才能顺利考完试;如今他工作两年了,每当有重要活动之前,仍要加服2颗阿普唑仑,心才踏实;有一次参加项目招标会,紧张了好几天,当天他误把阿托品当阿普唑仑吃下,招标会顺利过关了,事后他得知服错了药,情绪却陷入了后怕、紧张、失眠状态,声称再不敢参加重要活动了(却不是再不敢吃错药),并坚持每天服1颗阿普唑仑。


从这一案例看出两要点:一是他得知误服药之后,更焦虑了;二是更焦虑后,药量反倒每天减了1颗,心依然踏实。因此还说明两要点:一是他虽误服了药,但解救了真正的心病,即不再参加重要活动,也等于不再有失败的深层顾虑,这叫无意识的因祸得福;二是阿普唑仑虽为药品,但即使用在焦虑症的身上所发挥的功效,并非是药理作用而是心理作用更大。

    

药物的心理效应,进一步说明了致病的心理因素,也肯定了疾病的痊愈有赖于心理治疗。

    

对于重度抑郁症,的确需要药物治疗,因为通过药物可以改善抑郁情绪。但要得以根本疗愈,须结合心理治疗。因为抑郁症是涉及到个性心理的一种病,药物毕竟无法改善人的个性。



02


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一种是类药物的药物,如安慰剂,包括安慰性手术;另一种是心药,即我们所指的心理治疗。

    

安慰剂的存在,充分证明了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例子1,有位恐惧症患者,10年来从不敢外出吃饭,也不敢与人交往;他的恐惧源于几年前在一次野炊时,怀疑自己误食了一根蚯蚓;他经多次住院及药物治疗无效,后来医生用安慰治疗:首先做X拍片“确认”蚯蚓的位置,然后实施剖腹手术取出了“蚯蚓”,患者被治愈了。


例子2,一位因腹部疼痛而就诊的中年男子,被误诊癌症,之后的两个月时间,男子卧床不起,身体渐衰,似病入膏肓;家人为满足他的遗愿,陪同他去看向往已久的上海和大海;在此期间,家人力劝他顺便去大医院看看,很意外的检查结果是良性肿块,而非癌症,男子即刻神情舒展,激动得眼泪满面。

    

如果(据统计)心理治疗技术有400余种,那么可以通俗讲,用于临床的心药也有400余种。凡为心药,对人的心理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催眠治疗,可以唤起或消除某种记忆感念;音乐治疗,可以到达身心放松、消解抑郁感;精神分析等治疗,起到触及、觉知、深入理解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



03


通过上面的恐惧症、疑似癌症、非药物治疗的例子,很说明人的心理机制:暗示,其效力无可估量。甚至可说,一切行为背后的操控者是心理暗示。

    

暗示跟心理认定有关。心理认定如同自我概念,又跟人的同一性有关,比如一个人经常体验到自己是独立的、有连续感、有方向和确定感、并深信自我所追求的目标,以及为达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被社会所承认,所欣赏的,那么这个人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等,自然是阳光而积进的。反之亦然。


由此可结论:心里有啥,眼里就有啥。若一个人的同一性完整(即心理健康),他心理机制-暗示所发挥的效能,是发展性的;若缺乏同一性(即心理障碍),他心理机制-暗示所发挥的效能,总是灰暗或破坏性的。临床上,不管有多少种类的心药,形式都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目的也都是调整或改变负暗示。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