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好人的不好【修订版】

作者: 时间:2021-05-02浏览次数:10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这是天理。可生活中好些事却偏偏大逆不道,如“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本文说的好人,不是天理难解的那种,是平常生活中过得不好的好人。究其因是可理解的。



01


朋友(化名溪溪)问到:“我平时有什么好事总是想到别人,也尽量帮助别人,可在很多事情上或在关键时候,别人却不那么真心对我,甚至不理我。真让我心寒难受”。


是啊,人世间为何有那么多不公不平,为何有俗话说“好人没好报”“好心没好下场”之现象?要理解“我以诚待人,别人为啥不理解我”?可先问问自己:是我的问题,还是他人有毛病?为啥我总爱替别人着想?我想获得什么?别人不理解我,是我的表达不清、行为过分,还是他人的愚钝,或是无情之人?


我们相信,溪溪对别人的好,肯定出于真心实意。 同时也相信,大多数成人都能辨识人心的善恶,也懂得知恩回报。故有必要反思,如溪溪一样的好心善举不被理解,多半你的“好”仅是你潜意识助人情结的自我满足,只是这善举背离了你意识上的“为别人好”。



02


人们对好人的界定,通常是没脾气的温良恭俭让。也有这样的界定: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辨是非,没原则没立场。这些界定里,透露了好人“为何好心没好报?”的答案,多是拜他们身上的“不好”所赐。


如,缺乏自知。假如你的施予,总不能获得回应和理解,那你的施予毫无意义。但这并非说你的好意不真,或你待人的动机不纯,恰好是你不自知的好过了头,你的牺牲欲太过强,以致对他人构成了无形压力。举个例,有位母亲对她的儿子,从出生开始,可谓一心一意地想为儿所想,做为儿所做,心里眼里唯有儿子。儿子渐渐长大,个性是越来越偏执、傲慢冷酷,对他母亲的态度如陌生人一般,有时甚至像仇人似的。


 这样的结局,谁能认同母亲好心的意义?从人成长的角度,一个孩子是否有感恩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是否有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尊重,即:就孩子自己对爱的感受、爱他人之经验的尊重,对孩子选择能力的培育。溺爱,满足了孩子的依赖需要,但本质上,是在满足母亲的恋子需要,成就的是母亲慈善的美德,代价却是抑制了孩子爱的能力发展。


再如,有些冲突的婚姻,妻子非常善良能干,对老公是全心付出、关爱有加,却总换不回老公的理解和关爱,为何?这是与她们的无意识情结,或叫缺乏自知有关,如,她们完全不知道,关系的另一半并不需要、不欣赏女人的牺牲角色,也不知道,她们受内在的情结(如自卑,恋父情结等)影响,或是受无意识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影响,才使得她们活在自我想象的关系里。






03


一个人总把精力投注对象,看似是无私的奉献,实际是害怕失去对象才拼命拽住的控制表现。


心里只有他者没有自己的好人,其人际行为既没边界意识,也没清晰目标,以致他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实需要,也感受不到别人的需要。


若挑好人的错似乎很难,因看见的都是好表现。而他们的不好,如隐忍、受虐性、被动攻击性是无意识的,藏匿在个性结构,自己和别人都无法看到。仍以“慈善母亲与冷漠儿子”为例,我们看见的是母亲是好人,儿子是坏家伙,看不见的是母亲牺牲背后的索求:我为你如此付出,你怎忍心不管我?而溺爱对被爱者构成的内疚、无助、无能感也是隐匿的。这个儿子若继续冷漠,母亲只会痛斥儿子的不好:我咋生了你这个逆子!丝毫不会意识、不会反思她的养育方式不好。



04 


付出与收取的平衡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快乐又是建立在付出与回报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因此有条件的付出“好”是人之常情。


人际关系有多种性质,如:竞争性关系,其付出是有条件的,其结果不一定有回报,其感受或许刺激或许悲惨;交互性关系,其付出是有条件的,其回报是对等或不等,其感受是平衡或不平衡的;包容性关系,施予是无条件而不求回报,其感受是愉悦和享受的。


像溪溪一样的好人,因别人的不理解和不予回报而难受,虽说是常理之情,但不能不说她缺乏自知,也缺乏容量。以交互性关系而论,若你的付出与回报极不平衡,那起码说明:你付出的好,不是别人要的;你付出太多的好,本是含有索要回报的潜意识目的,可别人不知也不会感恩,因为你一贯这样,别人以为你是心甘情愿,而不觉得接受了“好”会欠下人情。但是,你的需求会受伤,会难受。


好心没好报的不平衡,不过是好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但好人不会觉得,别人的冷漠,也不过是对他们“过好”的敬而远之。






05


过好,无意识层面是对分离焦虑的防御。我们知道,人的一切行为都有他的动机或目的。你总替别人想、总做好事,在确实为别人好的后面一定有属于自己的需要,最典型的是被接纳,被认同。而对于曾有过被(生命中重要关系人物)抛弃、否定、虐待等经历的人,被认同需要将成为他一生的追逐。


好人在付诸行为时,并无要回报之意,潜意识却很渴望他人的关注与回应。由于这份渴望,他会执拗的坚持行好,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好人的行好,有时不得别人的回报,是来自别人的轻视,认为他们是软弱的讨好型人,不予回报也不够成得罪他们。看出,总为别人想的人,仿佛是对付出上了瘾,瘾源来自他们心底恐被遗弃的不安全,驱策他必“与人为善”来建立自己渴望的人际关系。


俗语“吃别人的口软,拿别人的手软”,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对人好,是防备自我被攻击、被拒绝的安全作法。通常情况,遭遇攻击的对象是自大、吝啬之类不太好的人,谁忍心把矛头戳向好人呢。


对于不快乐的好人,说他们是用“讨好人”来换取好评价,或防御被欺负,还是用“人善反被人欺”来解读他们之所以不快乐都不为过。但重要的是,不快乐的好人如何能快乐起来?这确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笔者将在《心理治疗篇章》和《自我疗愈篇章》中涉及。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