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物界追求灵魂的动物,从欲望的层面,人的思想和防御则是人赖以活得有价值的存在。
道家思想称,万物是阴阳相滋生、相平衡的。对人与物的存在而言,如果说物理世界,平衡是对矛盾对立的终极防御,那么人的心理世界,思想则是对欲望冲突的最高防御。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在《人论》中说,人是文化的符号。那么,认识自己,或解读人是什么,尽可从无尽的文化符号(如圣诞树,寺庙,语言和标点号,手机,建筑,火箭等)知晓一二。
不过人是什么的答案,因人而异。如果说人是文化的产物,那么,每个文化符号都是人的欲望象征。
比如,(解读)标点符号“?”:若人对生存意义、价值感心怀“?”,就如有缺陷的鹅卵石,给人不完善的沉甸感;犹如胃有挂钩、肠有梗阻,致人气血不畅。心怀“?”道明人在欲望的迷宫,虽不至窒息但也不舒坦。“?”很象残缺的意义,隐射未满足的欲望。
若这样的“?”太多或太久,心的感觉大有窒息的危险。人真正的自在,是将欲望的问号给予清晰的回答。所谓,浮躁源自心有碍,安宁原由结打开。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熊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