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症课程培训
第十四课:精神分析结合存在分析治疗抑郁症
1 药物与非药物的心理效应
(暗示的能量)
2 体验感觉能力的治疗
1 药物与非药物的心理效应
抑郁症在医学临床上分为内源性抑郁症和神经症新抑郁症。其病因较复杂,有生物、心理和社会性因素。其临床治疗是药物或电疗。
•药物的心理效应。凡是药物,都有它的心理效应。就如凡是药物,除了它有治疗功能也都有它的副作用,是一个道理。
据统计,看门诊的病人中,有70%的人有情绪障碍,其病的好转是因为感觉自己看了病吃了药(你到了医院,必然要验血和开药,尽管你的病未必需吃药),准确说,是看病和吃药这一形式或过程陪你走过了患病期。比如患感冒,如果没看病的条件,或根本没打算看医生,几天后感冒便自愈。
再比如,有一位焦虑症者,自高中到大学期间,他每次考试前都要服用2颗“阿普唑仑”方能顺利考完试,工作两年来,他在参与重要活动之前,习惯性服用2颗阿普唑仑,感觉这样心里才踏实。有一次参加特别重大的业务招标会,紧张了好几天,头天晚上和次晨他误把阿托品当阿普唑仑吃下,招标会顺利过关了,但事后得知是服错了药,他却陷入了后怕、紧张、失眠的状态,声称再不敢参加大型的活动(却不是再不敢吃错药),并坚持着每天服1颗阿普唑仑。
从这一案例看出两个重要现象:一是他得知误服药之后反而生病了(心病);二是陷入焦虑后每天服用1颗药(完全起不到药理作用的量)。因此说,阿普唑仑尽管是有生物机理的药品,但在真正有焦虑的人身上所发挥的,并非是药理效应而是心理效应。
药物的心理效应,进一步说明了致病的心理因素,也肯定了疾病的痊愈有赖于心理治疗。
对于重度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因为通过药物可以改善(重症抑郁时大脑神经出现的神经介质分泌紊乱)抑郁情绪。但最终是需要心理治疗才能得以根本治疗,因为抑郁重症是指的抑郁程度,但毕竟还是一种个性心理病,药物不能重塑人的个性。
•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一种是类药物的药物,如安慰剂,包括安慰性手术;另一种是心药,即我们所指的心理治疗。
安慰剂的存在,充分说明了非药物的“药物”心理效应,也进一步说明了心理因素的致病,以及药物和非药物所起的心理作用。
比如,一位患恐惧症患者,10年来从不敢外出吃饭,并发展到人际恐惧,其原始恐惧源于几年前在一次野炊时,怀疑自己误食了一根蚯蚓。经多次住院及药物治疗无效,后来医生用安慰治疗——首先做X拍片“确认”蚯蚓的位置,然后实施剖腹手术取出了“蚯蚓”。患者确实通过非手术指征的手术而被治愈了。
再比如,一位因腹部疼痛而就诊的中年男子,被误诊为癌症,之后两个月时间,男子卧床不起,身体衰竭,似病入膏肓的状态。家人为满足他的遗愿,陪同他去看看向往已久的上海和大海。在此间,家人力劝他顺便去医院复查,很意外的检查结果是胆囊囊肿,而非癌症,男子即刻情绪高昂,流下了激动而兴奋的眼泪。
如果说心理学领域(据统计)的心理治疗有400余种,那么通俗说,市面上就有400多种心药。凡是心药,都有对人的心理活动起到干扰的功效。比如,催眠治疗,可以唤起或消除某种记忆感念;音乐治疗,可以到达身心放松、消除抑郁情绪;精神分析等治疗,可以达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或改变(其实是整合)人的精神结构。
通过上面讲到的恐惧症,疑似癌症,及其非药物治疗的心理效应之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暗示,其力量无可估量!
•暗示的能量。实际可以说,一切心理活动是暗示在起作用,甚至可以说,一切的行为背后是心理暗示在操控。
药物和非药物都有其心理效应,其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所起的心理效应,只不过借助了药物和非药物这种符号性的东西。
暗示跟心理认定有关。心理认定如同自我概念,又跟人的同一性有关,比如一个人经常体验到自己是独立的、有连续感、有方向和确定感、并深信自我所追求的目标及为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被社会所承认和欣赏的,那么这个人在处世态度和行为风格上,自然是进取和阳光的,分析他内心,一定有对事物积极和肯定的看法,也就是说他有坚实的自我概念,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一定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反之亦然。
由此推论:如果一个人的同一性完整(即心理健康),那么他心理机制的暗示所发挥的能量,就是积极的,是好能量。如果一个人缺乏同一性(即,心理障碍)那么他心理机制的暗示所发挥的能量,就总是负面的,是破坏性能量。
由此结论:不管有多少种类的心药,形式都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其功能只一个:改变负性(暗示)心理机制;其目的只是一个:能量转化。
2 体验感觉能力的提高
抑郁症是压抑症,其感觉能力受到抑制。心理治疗首先指向:感官刺激,感觉的体验。
抑郁症是怀疑主义者,心理机制主要是负性暗示。心里认定什么,情绪就生发什么。如果你看你的上司,其感觉总像是你那“可恶暴君”的丈夫,你跟上司相处就会有一丝紧张愤怒的情绪。但你肯定得压住这种感觉或情绪的。反之亦然。
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是什么。改变眼里(表象)的魔鬼,根本是改变心里有对(外界)如魔鬼的认定。
所以,心理治疗的目标始终指向:转化负性的心理能量。
•治疗方向只要记住,精神分析结合存在分析的技术与过程是,坚持体验、觉察、澄明、寻求意义的过程,就能做好对来访者的治疗。
•治疗初期,注意关系大于技术。其实就是治疗师的共情能力。建立关系,共情本身是很重要的一门技术,这门技术比“催眠”“意象对话”“放松疗法”等更难掌握。这要治疗师用心用时去修炼。
关系大于技术的要点:a,忘记“给对方用某种方法”的考虑,记住“给对方欲表达的冲动和机会”的想法。B,治疗师必须有的,始终如一的温柔与自信、沉着与诚实的精神状态。
这样一个关系是于来访者安全的治疗关系。
在这样一个关系下,我们才可能使来访者:
——宣泄与表达。这一过程是为感觉有躯体放松。
——体验感觉。重视对每种感觉的体验,并通过对体验到的感觉,达到辨识自己的情绪性质。如(在咨访关系中)在治疗师的面前,是紧张的,平静的,激动的,害羞的,愤怒的,还是其他,觉知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对应(在现实中)在他人面前是怎样一种感觉?
只体会,只表达体会,不解释,不评价。
——觉察对情绪的反应方式。如感觉悲伤,或感觉焦躁时,一般会作出怎样的行为反应,有怎样的结果?
——觉察情绪的层次和来源。情绪有表层的,总如感觉到的情绪是焦虑或恐惧;有较低层的情绪,如在遇事时感觉不到什么,但往往事后才有郁闷或怨怒;有循环而漂浮不定的情绪,如情绪像小孩的脸六月的天变化无常。
抑郁症的情绪来源,有客观事件的诱发,更多是压抑的结果、是抑郁症本身的表现。
疏通情绪的过程,主要靠宣泄和表达。注意,在表达时,尽量能准确表达出体验到的感觉,以及情绪与内心观念的关系。
从抑郁症是压抑症来说,人之所以压抑必有不能雪恨的伤心所在。
所以,一切的体验与觉察力的提升,都是为“寻找怨恨原型”作准备。